故事二:零下40度,他赤膊展开了五星红旗
上图是在北极村塔克,气温零下40度,那位穿着短袖赤膊上阵的人,就是路明。
今年年初,路明到温哥华后,租车北上,开始了自驾车8000公里冰雪路的北极之旅。进入北极地区后气温急剧下降,第六天的行程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38度。从此,路已不是路,是冰、是雪。接连几天我们的车滑下公路、在冰道的行驶中打转、撞向路边的雪堆等多次发生险情,又多次险中逃生。经过激情燃烧的两周,完成了这次北极之旅。
多少年来,路明去过很多国家,常常被人视为是日本人、韩国人,很少人问过:你是中国人吗?尤其这次,所到之处,无论入住酒店,加油站加油,超市购物,偶遇路人等,听到的问候,常是“是日本人吗”?我们被更多的人视为了日本人,他们不相信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会有这样的冰雪北极之旅。虽然我们总是自豪的回答,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来自中国。但是,这一路下来,这心里的憋屈,就别提了。
路明一路上心里都感到不舒坦。回到温哥华,他向中国驻温哥华领事馆申领了一面中国国旗,再次踏上了第二次去北极的路。不过是乘飞机,比汽车快的多了,当天又回到了加拿大最北部城市伊努维克。第二天,他再次驾车经“冰河大道”继续北行200公里,虽然路上再次发生险情,但是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下午到达了北冰洋畔的北极村塔克。
在寒冬的北极村,路明脱去上衣,只穿了一件短袖,一条单裤,在凛凛寒风中展开了那面五星红旗,在北冰洋畔的小村拍下了上面这张照片,我是这张图片的见证人。那天那时,塔克的气温接近零下40度,加上风冻效应气温之低就可想而知了。寒风中,打开红旗,支撑都很困难。可是,路明,就是为了争这口气,一定要在这零下40度的低温下,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个性、气质、体魄、精神展现出来。当他打开国旗站在冰封的北冰洋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在塔克村,在伊努维克,有许多的人,知道了,有这么一组中国人,在寒冷的冬季,来这里旅游。当我们第二次入住伊努维克的酒店,服务生先是惊奇的目光,然后就是灿烂的微笑了。其实我们也不是想显摆什么,就是心里窝憋得这口气,这样来一下,心里自我感觉就舒服了一些,好受了一些。人有的时候,费了很大周折,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也许是另类的阿Q精神,傻乎乎的,图得是自己内心的舒坦和平安。
故事三:不会讲英语,游遍全世界
今年夏天,路明一行4人,在多伦多集结,开始北美大穿越行程。那天中午出发,但出师不利,在美国海关受阻。因为老路不会英语,说不好听一点,英文的基本数字都表述不清,因而不能回答移民官的任何问题,引起移民官的高度怀疑。依据老路的护照记录,老路移民北美达六年之久,而且旅游到过50多个国家,经办移民官说:“怎么可能?一句英文都不会说?简直不可思议。”
移民官怀疑路明不是真正的路明,有伪造他人证件之嫌,分别把我们叫入小办公室,逐一询问各自所了解的了明,核对所述是否一致,并通过网络严格核查,经过移民官两个多小时的反复查证之后,直到傍晚时分,才勉强放他进入美国。最后经办移民官还以警告的口吻告知他:下次再不会讲英语,就不准进入美国了。对此,我和了明付之一笑,心想,你敢!
就是这个知道的英文单词屈指可数的他,多少年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满世界转悠,可想他遇到的困难有多大,但是,他就是胆儿大,心细,天不怕地不怕。他经常在进入人家海关的时候,被卡,所有的问题,他听不懂,都用中文对话,人家也没办法,无奈还是盖章挥手,WELCOME到我们国家,哈哈。
他在南美拍日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亮,太阳什么时候升起,他就画一道直线,直线上露出小半个太阳发着光,再画个表,问前台的美丽女生。人家一看就明白了,同样画个表,清楚地用指针表明时间,太阳喷薄欲出的画面,还特地加了油彩。路明无法言语致谢,笑眯眯地一个劲儿地感激地盯着人家看,看的人家女生那美丽动人的脸蛋,就像那红太阳。
我有时候跟他出行,在偏僻小镇老外餐馆吃饭,他直接用中文点菜,要这要那,比我讲英文还灵光,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时间久了,我才发现,他讲中文,人家就知道他不会英文,所以专注于他的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心领神会;我这半吊子英文,人家似懂非懂,全在捉摸你说什么了,自然就搞不懂你的意思了。
'
这个经验,很宝贵,尤其到非英文国家,您更要吸取我的教训。不管英文灵光还是不灵光,无论旅行到哪里,你尽管讲中文,中文是全世界最多人讲的语言,如果人家听不懂你讲中文,“中文都听不懂” ?人家会感到很惭愧的,呵呵。要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打工挣钱的时候,你是“孙子”,花钱消费的时候,你是“大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