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曹家千里驹---曹休略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3: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曹*举兵之时,吴郡有一个曹家小子,更名换姓辗转北归,经由荆州北上,与曹*会合。曹*看到这个小子,十分欣喜,和左右将官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这个曹家小子就是曹氏宗亲将领中的佼佼者,曹休曹文烈。曹休的确是不负千里驹之名,经曹魏三朝,历任骑都尉,中领军,领军将军,镇南征东将军,征东大将军,最后成为曹仁之后魏国第二任大司马。可谓劳苦功高,荣宠之极。
  
    然而这曹休死的不怎么光彩,也就是“周鲂断发赚曹休”这一出。曹休轻信敌人投诚,率军深入敌境,结果遭到突袭,首尾不能相顾,大败而回。不久,曹休“痈发背薨”。在书上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总觉得曹休特窝囊,名不副实,而且因为大败就心情郁闷,甚至发痈而死,实在是心胸狭窄,难堪将器。长期以来对曹休看法也就仅只于此了。
  
    却说魏文帝曹丕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君王,曹*给他留下了两件事,一个是改朝换代,一个是统一天下,第一件事很顺利的就完成了,而第二件事曹丕也是无时无刻不再谋划进行。可惜,他就当了七年的皇帝,虽然极不情愿,年仅四十的曹丕还是不得不拉着三位大臣托孤。这三位辅政大臣,都是赫赫有名,而且都是曹丕太子时代以来的亲信,他们是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镇军大将军陈群——慢着,这托孤大臣里,是不是感觉少了个人?没错,曹睿的辅政班子里的确就只有这三个,而没有当时的征东大将军、扬州牧曹休。这是为什么呢?
  
    纪传体史书的一个特点就是,同一件事在不同传记中记载也会略有出入,而这出入有时候就隐藏了另一个史实。比如《三国志》写曹彰之死,《文帝纪》写“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於京都”,《任城王传》中除了相应的记载,还写了曹*临死前急召曹彰,另外《贾逵传》中写了曹彰问王玺的事情。后面这些细节,正是史官对于曹彰突然死亡的怀疑。在对曹休的记载,也有这样的笔法。《文帝纪》中“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这里是有曹休的,然而《三国志》除这一卷,其余如曹真、陈群、曹休包括《晋书》中司马懿的记载中都没有提到召曹休辅政的事情。如果陈寿等人没有笔误,那么就是说,曹丕临死前也同样召曹休辅政,然而曹休最终被漏掉了,那可真是太冤了。
  
    如果说曹休地位不及曹真等三位,那么确实有可能是陈寿笔误了,然而事实上呢?
  
    这话就要从曹丕继位说起。书中说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所以宫中左右都支持他,这其中也包括诸夏侯曹的亲贵,其中最著名的有四个,第一个是伏波的中子夏侯子林,尚清河公主(丁夫人所养,很可能是长公主)。然后是曹休、曹真,这都是曹家孤子,和曹丕一起长大的发小。最后就是征西的侄子,“虽云异姓,其犹骨肉”的夏侯伯仁。
  
    曹*死时,军事上的格局大体是,伏波(前将军升大将军)在召陵(汝南郡)都督二十多支军队,负责东南方的军备;曹仁(征南将军升车骑)仍然在南方守备(以宛为主);西部由于汉中新败,并没有重建体制,只是让曹真(护军)都领西部各军驻扎陈仓,长安由曹彰守备。曹丕继位之后,有几个重要的任命,曹真就地任命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曹休被任命为镇南将军,接替伏波;夏侯子林被任命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曹丕的战略是先吴后蜀,所以在曹休取得局部胜利后,马上任命他征东将军,然后除了曹仁以大将军之职仍在南方外,还任命夏侯伯仁为征南将军,不久加赠“征南大将军”,这也是曹丕任命的第一个杂号大将军。
   二.
    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孙权向魏国称臣,曹丕赠孙权大将军之职,而大将军曹仁被任命为大司马。其实大司马在汉官制中并不常设,也不在魏国最初官制之列,只是因为给孙权大将军后,曹仁没有合适的位置了。也就是因为大司马不在原有官制,所以大司马的荣耀意义更大一些(一般说大司马掌军政,大将军掌征伐,是比较空泛的说法),而大司马曹仁所掌军务和过去没有变化。后来曹休任大司马,也只是负责扬州,和征东大将军时没有变化。
    
     另外,此时曹真是镇西将军、曹休是征东将军,夏侯伯仁是征南大将军,难道是地位上曹真〈曹休〈夏侯?其实不然。征、镇将军是杂号将军,至少在三国时期,字面上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比如曹*时代,要平定天下,东南西三个战略区,都用“征”;曹丕继位的时候,任命的镇南、镇西,也是因为这个时候魏国处在战略防守阶段,黄初年间形成的征东南、镇西正好反映曹丕先吴后蜀的战略。所以当时征镇应该不存在尊卑,这也能解释赵云从征南到镇东用“迁”字。而夏侯征南的杂号大将军,这时候也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因为并没有授予象征皇权的黄钺,也没有提到开幕府。所以,这时候三人地位差不多。
  
    黄初三年,曹丕认为时机成熟,准备大举征吴,而刘备死后,西线压力减小,于是曹丕从西线调曹真回洛阳,任命为上军大将军,假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不久曹丕到了宛,负责南方战事,而东方则任命曹休征东大将军,假钺,全权指挥。征吴失败后,曹丕撤回,夏侯征南假钺,代表皇帝在南方作战。这里面要说的是,曹真的都督中外,这个已经有人做了详细的说明,这里的都督中外指“禁”中外,并不是全国军务。后面我们可以看到,曹丕一直以许都(南面)和谯都(东面)为中心进行几次征吴,而都没有提到曹真(改任中军大将军),其实他这段时间应该回到了洛阳镇守。这时候曹真加了给事中的文职,是负责规谏工作的,很可能通过这个职务向曹丕汇报国政。所以这个时候,曹休、曹真、夏侯的地位也是不分伯仲的。
  
    黄初四年,曹仁死了。六年初,夏侯征南也死在许都。从黄初五年到六年,曹丕在谋划从水陆攻打吴国,这两年他又任命两个杂号大将军:抚军大将军司马懿镇守许都,镇军大将军陈群率军随行。
  
  到此为止,曹休、曹真和司马懿、陈群都是杂号大将军,而曹真和曹休还有象征皇权的黄钺。可见,他们官职相当,而地位上曹休曹真更高于司马懿和陈群。曹休既没有军事败绩,也没有范政治错误,更没有失宠的任何记载。《文帝纪》召曹休辅政是合乎情理的。那么,曹休是怎么被漏掉的呢?
  
    征吴又失败了。曹丕撤回,途径许都的时候,许的城墙塌了,曹丕作战不利,又赶上这个,心想真晦气,就没回许都,而直接去了洛阳。这件事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对后来的局势有重要影响。这个时候再看看魏国的军事格局:曹丕在洛阳,陈群、曹真都在洛阳;司马懿在许都;夏侯子林在长安;而曹休在东线,合肥、居巢一代。
  
    黄初七年五月丙辰,曹丕病重,急召四大将军,但是在“丁巳”,也就是第二天,曹丕就死了。这个时候曹真、陈群在身边,司马懿一天之中完全可以从许都赶到洛阳,可曹休是在东线,就算他真是一匹千里马,也赶不回来了,恐怕他接到诏命时候,曹丕已经不成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曹丕才召曹真等三人托孤,而漏了曹休。曹休的悲剧也正是因此开始。
  
   三.
    曹睿登基后,并没有忘了曹休,仍然封曹休武官最高荣耀大司马,然而前面说了,大司马荣耀是荣耀,可是辅政大臣应该在京畿重地的,而大司马曹休仍然东线作战,徒有大司马之名,而远不及辅政大臣的地位。另一方面,没有得到先帝托孤,但是却得到非常的荣耀,也是让别人指摘的地方。所以曹休迫切需要建功立业。后来,当吴人有降书的时候,曹休能不顾众将反对,亲自去接应,深入敌后,最终惨败。这场败仗分明是曹休急于功成的结果,而位极人臣的曹休为什么为一点小利,不惜以身涉险,急功近利?恐怕是文帝托孤给曹休带来的心结。曹休发痈而死,的确是心结未解,然而让他想不开的,恐怕不该只是战场惨败吧。。。
  
    可以说,曹休死得很冤,然而这毕竟是天灾,也怪不得别人。曹休的儿子曹肇,记载上说他有治事的才干,在禁军任职。曹睿临死前,本想让大将军曹宇辅政,夏侯领军、曹肇、曹爽和秦朗辅佐,当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害怕曹肇等掌权后对自己不利,就向曹睿进谗,说秦朗和曹肇调戏宫女才人,巧了,曹睿可风流啊,一听这话就来气,也不管是不是真的,当时就要把曹宇等免了。曹肇哭着去澄清,曹睿也犹豫过一下,但最后还是把曹宇、夏侯、曹肇和秦朗免了,这几个人都是含着泪离开了皇宫。本来曹爽也是刘方孙资攻击的对象,只不过,曹爽当时在皇帝身边,不好说话,曹爽算是捡了个便宜;而司马懿本来受到新一代辅政班子的排挤,但是经此一事,来个大翻盘,第二次成为辅政大臣。四朝元老司马懿,皇恩再浩荡也到头了,要让他还像侍奉曹丕那样敬畏,也确实不容易。
  
    曹休石亭之败,损失惨重,曹*曹丕两代在东线的经营,可谓毁于一旦。曹休死后,曹真被任为大司马,也死于曹睿时代。从此魏国就不设大司马了。后来,曹休的儿子曹肇被免官,曹真的儿子曹爽和司马懿争斗失败,夷三族。想起当年曹*得意“此吾家千里驹也”,想起曹丕意气风发时,三子定边,宗室人才济济...
   事过境迁,可叹,曹家的千里驹——死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3-20 14:57:17 | 只看该作者
  事过境迁,可叹,曹家的千里驹——死了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1 04:39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