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闻趣事] 品茶要“比拼”一番 唐宋皇帝也斗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4:1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茶最初只被人们当作药材使用,后来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茶不仅能对人体起到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清热解渴,是一种很好的饮料,于是开始大量种植和采制。三国时期,饮茶的习惯已逐渐形成,到了唐宋时期,饮茶的风气已很普遍。以饮茶为主体,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与茶有关的文化现象。其中,“斗茶”颇为有趣。  斗茶也叫“茗战”、“斗茗”,是一种极为文雅的游戏。
  斗茶品,就是比茶的品种、质量
  参加者将自己认为最好的名茶带来。首先是比较茶的颜色。唐宋时期饮茶用煮法,即所谓“烹茶”、“煎茶”,将茶叶碾成细末后倒人沸水冲饮,与现代用沸水沏茶,出汁后再饮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人们首先注重的就是茶的品茶。宋代蔡襄《茶录》:“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因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详明,故时人斗茶以青白胜黄白。其次是斗茶汤。根据茶的品种,选用最恰当的水煎,煎茶完毕,比较茶汤的颜色、味道,谁的茶汤先在碗边沾上茶痕,谁就为负。范仲淹《斗茶歌》:“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有时茶质略逊于对方,但如能用水得当,也有取胜的可能。宋代江休复《嘉祐杂志》:“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由此可见,斗茶光有好茶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各种茶的茶性、水质的影响大小,方能稳*胜券。
  需要强调的是,唐宋时期的斗茶已经直接影响了同时期茶类瓷器的审美与生产。在唐代,从斗茶的角度出发,人们崇尚越窑生产的青釉瓷器。越窑生产的茶具瓯,曾经风靡一时,诗人们有不少关于越瓯的描写。如“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顾况《茶赋》),“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施肩吾《蜀茗词》),“越瓯犀液发茶香”(韩偓《横塘诗》)等。陆羽《茶经》:“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为什么这么排序,是因为从斗茶的角度,“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而“寿州瓷黄,茶色紫”,至于洪州瓷,更因“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而列青釉瓷系列最后一名。
  更有甚者,陆羽又把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作起比较,抑邢窑白瓷而扬越窑青瓷。他认为,邢窑茶碗比较厚重,口沿有一道凸起的卷唇,不如“口唇不卷,底卷而浅”的越窑青瓷碗适宜斗茶。另外,他还详细解释了邢窑白瓷不如越窑青瓷的其他方面,即:“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宋代的茶盏虽然有各种釉色,但以黑釉茶盏最受人们欢迎。
  宋代的茶是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会浮起一层白色的沫。黑釉盏便于斗茶者衬托比较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爱重。正因为有这种特殊需要,黑釉盏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由此兴起了不少专烧黑盏的瓷窑,尤以福建地区为突出。陶榖《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鹏鸪斑点,试茶家珍之”。苏东坡《送南屏谦师》:“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翁鹅儿酒”。赵佶《大观茶论》:“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上述记述中的茶盏绝大多数是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建窑的产品。建窑是宋代新兴的黑瓷窑之一,由于它烧制的兔毫黑盏适于斗茶,因此一度为宫廷烧制斗茶用黑盏。在永吉镇遗址中发现的底部带“供御”,“进琖”字样的黑盏标本,就是当年专供宫廷斗茶的贡品。
行茶令
  酒令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的饮酒游戏。它可以使人反应迅速,才思敏捷,督促人素日好学,博闻强记。唐宋时期,酒令很发达,像羯鼓传花令、叶子酒牌等流传很广。同样,人们也在饮茶时行令,用以助兴。宋代王十朋《梅溪文集》:“予归,与诸友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则罚。”所举故事,都与茶有关,答错则输。输者只许闻茶香,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饮茶。宋代济南女词人李清照常与其丈夫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行茶令,十有八九都是赵明诚败北。
分茶,宋人称之为“茶百戏”
  南宋时著名文学家杨万里有一首《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专门咏茶百戏:
  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水,隆兴元春新五爪。
  二者相遭免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究竟用什么方法,使盏面怪怪奇奇变幻无穷,今天已不能揭示个中奥秘。宋的确有人能够“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当时有一位善于分茶的和尚叫福全,“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于汤表”。(宋?陶榖《荈茗录》)。围观者门庭若市,终日不绝。
  唐宋时期,斗茶从文人雅士中间兴起,很快风靡全社会。宋徽宗就常与臣属斗茶,上行下效,影响很大。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元明时期斗茶之风仍然流行。元代画家赵孟頫所绘《斗茶图》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民间斗茶的情形。这种风俗还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到了海外,日本现在十分普及的“茶道”,实即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的“斗茶”。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00

帖子

866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6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3-26 14:19: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茶源于中国,有数千年历史,为东方文化的载体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5:57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