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花八门] 古时小学教材 千字文与三字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5: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中,有一件唐代学童习字作业残本,大约为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所作。由于当时纸张残缺,学生们都用废弃公文背面写字,所练写的字为《千字文》,残存有“光、出、崐、玉、金、生”等二十六个字。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进入蒙学前后使用的教材之一,此外还有《百家姓》、《三字经》,古人用这三种读物,教授给孩子伦理道德教育,名物、典故知识,以及对语文技能进行培训。明人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
  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的《千字文》,很重视对刚入学的幼儿进行名物、典故等知识的教育。涉及天文、气象、历史、人事、地理、植物、饮食等内容。
  《百家姓》则是中国宋元明清时期广为流行的蒙学识字教材。关于作者的说法有两种,南宋人王明清考证认为《百家姓》即成书于宋初,是吴越不知名的“小民”所编。可是明末史学家谈迁根据《南雍志》有唐虞世南《百家姓》一卷,认为唐代已有《百家姓》,只是没有流传下来。后来流传的则是宋初所编以赵字打头的《百家姓》。这本《百家姓》一经编出,即流行开来,而且久盛不衰。宋元明清几代都用作蒙学识字教材,并且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达到家喻户晓程度,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背得几句。
  元代出了本《三字经》,风行于世,却没把《百家姓》压制下去,于是,《三字经》、《百家姓》同隋唐以来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三本书配合起来,构成一整套的启蒙识字教材。这些读物在当时非常流行。清末刘鹗所著《老残游记》第七回里,书店掌柜的说:“所有方圆二三百里,学堂里用的《三》、《百》、《千》、《千》,都是在小号里贩得去的,一年要销上万本呢。”
  人们在唐代敦煌文书中,还发现了不少小学教材,如《太公家教》、《开蒙要训》,《王梵志诗》、《李氏蒙求》等,多为韵文,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记诵。
  据残卷考证,当时的小学生每天都要练习写字,从不间断。由老师写出范字三至五个,每一个范字下面留有空行,学生根据笔划结构摹写,每字反复写30-100多遍。另外,在此作业上还有老师批阅的字迹,老师甚至有批语“渐有少能,亦合甄赏”,激励一下自己的学生。
  直到1902 年8月15日清朝政府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开始,三篇教材逐步被淡出课堂。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3-27 07:44:59 | 只看该作者
三字经》、《百家姓》同隋唐以来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三本书配合起来,构成一整套的启蒙识字教材!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6:19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