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轶事] 李世民诗:唐苑群芳第一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4: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唐诗·太宗小传》所谓“……至于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着实把李世民捧了一把。李世民诗可谓唐代诗苑中的第一香。其诗云: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李世民竟然还是个诗人
  这是李世民《秋日二首》之二,首联“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用偷春格(释惠洪云:“破题已引韵的对,谓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撑开秋空点题,而以高秋的“爽气”轻笼曾在阳春时令吐发幽香的“兰沼”,并用一“澄”字表示“兰沼”已进入“潦水尽而寒潭清”的季节,暗示时令的推移;接着明用“秋风”点题,妙在不写秋风凋伤物华的萧森气象,而以之摇荡于“桂林”之间,芬芳四溢,与兰沼后先相映,各领风光。这里是以明暗虚实交互映衬的手法传出妙趣:“兰沼”是虚,暗逗“桂林”之实;“爽气”是实,明示“兰沼”之虚,风光流转,景物宜人,领略“春秋多佳日”的风情。
  颔联“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承上联的时令推移,拈出秋日特有的景象,美化秋之环境。玉露、金菊,本是寻常景物,惯为文人借以发抒凋零憔悴之感,世民却用擒纵放卷的艺术手腕,化腐朽为神奇。此中妙在“凝”、“散”两诗眼的斡旋作用。“露”是无具体形态的大景,经过“凝”字一收缩,变成了“千片玉”。这比“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要精致而生动得多。“菊”是有形、色、香的小景。经过“散”字一扩展,变为“一丛金”。如此一收一放,大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的气势。这一联写秋日景象,壮丽辉煌,一扫前人“悲秋”气息。
  颈联“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运用特写镜头,摄取一瞬间的奇景,美化了秋空,与上联相联系,构成了一幅秋趣图。“日岫”句,是远近高低峰峦受日光斜照影调移动的现象;“云空”句,是疏云筛动日影,或点点飞移,或连成片段,点缀渲染的动态。这联写动景,包容量极大:不仅日影云踪运转作态,而且相互映衬,生发出秋兴的生机。后代诗人摹拟者甚多,王维的“白云移翠影”(《林园即事》)、“赤日团平陆”(《冬日游览》),即从此诗境生出。大凡为诗,写静景易,写动景难,而此种动景又皆为人之所习见而不能道出,世民信手拈出,既见笔力,又显神思。
  末联“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总束全诗,明示作意,表现了高尚的人格与诗格。“望”是全诗共有的:前六句是可望之景,末二句抒发不可望之感。“蓬瀛”,推展至仙境;“不可望”,立即收回到现实,为下句留余地:“泉石”即上文所写的山川胜景;“且娱心”即甘娱心于眼前的泉石,而不驰骛于虚无的神仙世界。这一联收得浑厚含蓄,实则批判古代帝王的浮华,宣言自己的求实精神。
  这首五律,完全合律,而四联皆对仗精工,实前无古人,后启来学,唐代新兴体制的律诗的初基,于焉奠定,故称其诗为“唐苑群芳第一香”。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3-27 07:57:47 | 只看该作者
唐代诗苑中的第一香!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6:02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