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千古神医国籍未明 华佗故事或是神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4:1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弘前大学医学部麻醉科教研室松木明知在1980年发表了题为《麻醉科学史最近的知见———汉之名医华佗实为波斯人》的文章。断言华佗是波斯人。  松木明知认为,华佗是波斯文XWadag的谐音,其含义为主或神。所以华佗不是人名,而是主君、阁下、先生的意思,引申到华佗个人的职业应是“精于医术的先生”之意。同时,他指出,波斯(古称安息,今之伊朗)国人经“丝绸之路”而东渐,华佗即经此路而游学徐土(今徐州)的波斯人。波斯人经丝绸之路入中原有据可依。李白一首诗歌曰:“胡姬貌如花,当炉笑东风。”所言的“胡姬”就是波斯人。据此,松木明知先生断言:“历来被认为中国人的华佗,实为波斯人。”
华佗到底是波斯人呢,还是根本就是一个神话?
  且不管华佗到底是否波斯人,在中国史学界,国学大师陈寅恪就曾指出,华佗本身就是个神话故事,他的故事是印度来的舶来品。看来,华佗不单是个国籍问题,还被怀疑是不是“人”呢。
  史载华佗约生于108年,卒于208年,享年百岁许。《三国志·华佗传》称: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并且“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病亦行差”。
  这位神医的高超医术在中国享誉了1700余年,如今要人们相信他是波斯人,或者只不过是个神话,的确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来看一下陈寅恪的理由。
  在陈寅恪看来,天竺语(即印度梵语)“agada”乃药之意。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所常见之语。“华佗”二字古音与“gada”相适应。“阿伽陀”省去“阿”字者,犹“阿罗汉”仅称“罗汉”一样。华佗的本名为“敷”而非“佗”,当时民间把华佗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他为“华佗”,实以“药神”视之。
  而林梅村先生在《麻沸散与汉代方术之外来因素》一文中支持陈先生的说法,他说,“agada”在梵语中的实际含义是解毒剂,多指丸药。麻沸散实为天竺胡药,“华佗其名或来自五天梵音,其医术有印度因素,则事在情理之中。”并称:“但只要认真观察华佗行医的社会环境,就不难发现陈说并非臆测。”
  陈寅恪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的华佗治病的许多奇事都是抄袭印度神话故事,华佗为曹*治病如是,断肠破腹之事如是,口吐赤色虫亦如是。华佗(字元化,真名为敷)这个人的原型,可能是沛国谯县一带之人,甚至也有可能“通晓”一些养生之术。但此人后来变成了“华佗”则完全是将印度之“佗”(药王神)强加给了这位中国人。
也有学者不同意陈寅恪,理由有二。一、梵文“agada”作名词时是香药之名,特指解毒剂,中译为药或丸药。音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需要说明的是,梵文中的“agada”决不能省作“gada”。据《梵和大辞典》和《佛教语大辞典》可知,“阿伽陀”为无病、健康之意。二、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对应的,华佗名佗,字元化,本身是相对应的。古书中“佗”当读为“施”。古书中施与德、泽、惠、仁相联。德与化相应,合则言德化。所以化与施相配。深合古人的心,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如此说来,华佗这个名字自然和印度神话扯不上边。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3-27 07:54:07 | 只看该作者
他的故事是印度来的舶来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5:57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