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刘备托孤留给诸葛亮遗诏的真正含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08:3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何意?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这是刘备大仁大义,愿意将江山让给有才之人;也有人认为这是刘备狡诈的表现,逼得诸葛亮说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过“品三国”的人应该都了解易中天先生的解说,关于让贤一说,既是史无前例,又是不合常理。本人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在此我要说的是易中天先生所引述的另一个观点,即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北辰教授的观点:“取”为“选取”之意。

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刘备赋予诸葛亮废立之权,老大不行换老二,老二不行换老三(刘禅还有两个弟弟)。然而这可能吗?

我的判断是:不可能!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废立之权”是什么权力。那是一个臣子可以自主废立君父的特权,而这在封建礼教下是很忌讳的。当年董卓自主废立皇帝就遭天下唾骂不已,而同时代的曹*只不过架空了汉献帝就被骂作汉贼。可见废立之事,是天下人都不敢想也不会轻易赞同的。诸葛亮为人谨慎,如果真要给他这样的权力,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接下这遗诏吗?

其次,从刘备的角度讲。“废立之权”是个什么东西,刘备作为皇帝,应该比谁都清楚。一个臣子有了废立之权。就差不多能有篡位的能力了。既然不想让他取而代之,当然也不会给他废立之权,因为这之间只是个形式问题,性质一样。刘备作为一代枭雄,绝不会白痴到不想让自己的江山易主,却给了一位权臣废立的合法依据。给出这个承诺就等同于默许其篡位(如果诸葛亮会篡位的话),而从刘备托孤于孔明时,又设李严为副的情况看,刘备还是对诸葛亮有所顾忌的,既然有顾忌,自然也不会为他篡位铺平道路。

最后,从社会角度来讲,随意废立,容易动摇国本,三国的动荡时代,就更不容许一国之内出现政局不稳定。更何况蜀汉国力原本贫弱,一旦出现动荡,随时可能亡国。面对自己辛苦半生打下的江山,刘备敢冒这样的险吗?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这句话到底怎么解释呢?

我的理解是:如果刘禅没有治国才能,那你诸葛亮可以把他架空,自己拿主意(自取)。

“取”为“决断”之意,也就是赋予诸葛亮“独裁之权”。而丞相独裁过头了其实也能有篡位的实力,正是为此,刘备又设了李严为副手,以免诸葛亮独大,威慑刘禅的皇位。

回头看当初诸葛亮接受遗诏时的回答:“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恐怕这就是诸葛亮听明白刘备赋予自己独裁之权,因此回答要尽心尽力办事,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4

帖子

5万

积分

凤凰

积分
54570

社区居民

沙发
发表于 2009-3-27 08:44:42 | 只看该作者
各方说法似乎都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11:48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