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康熙PK朱元璋——谁在海禁上的罪责更大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5:2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朱元璋是海禁始作俑者

  清政府以极端保守的方式统治中国,许多政策和方针只不过是明朝的继承和模仿。朱元璋是禁止民间海外贸易的始作俑者。
  朱元璋曾多次下不允许平民百姓和国外联系的命令,其中洪武二十三年诏令户部说,私自和外国来往,私自进行贸易,应严厉禁止,不论是军是民,是官是私,和外国贸易者都应治罪。二十七年又下令不许民间买卖及使用外国货。永乐二年永乐帝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这是一种釜底抽薪办法。可见这父子二人都是不遗余力地禁止民间贸易。
  从时间上看,朱元璋的罪责大于康熙。

  二,朱元璋和朱棣并没有闭关锁国

  不过,明初虽然对一般百姓出海有严格限制,但却并不是闭关锁国,朱棣似乎还很有海洋意识,曾派郑和多次下西洋。他禁止的是民间的出海贸易。他不但招引各国贡使前来,还可以带商人来,更重要的是他还派人出去,不但要了解国外的情况,还要维持秩序。所以,他封闭的只是民间活动,在他在位期间,官方的活动不但不禁,而且还相当活跃。
  当时明皇朝的一些政策和措施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说,可以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间交通水道的满剌加,占有现在马来亚南部的马六甲和新加坡一带,是很关键的战略要地。明政府和该国的国王及其儿子、孙子关系搞的都很好,这三代国君都曾亲自到北京来过,被葡萄牙人侵占之前,满剌加一直是明朝在海外最忠实的朋友。朱棣(或是郑和)能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真是很不容易的。
  官方海外活动是非常耗费金钱的,没有能坚持很长时间,随着皇家船队停止出海,中国也就渐渐自我封闭起来。
  相比之下,清朝政府,包括被有些人颂之为英明大帝的康熙,并没有进行什么值得一提的官方的海外活动。
  这官方的对外活动的比较中,康熙远落在朱氏父子后面。

  三,明初清初中国的国际环境很不相同

  明朝初年,欧洲人离中国还远的很呢,而清朝初年的国际形势大不一样,清初欧洲人不但进入了太平洋,已经占领了中国周边的不少地区: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现属马来西亚),西班牙占领吕宋(菲律宾),荷兰占领爪哇(现属印度尼西亚)等地,葡萄牙占领了中国的澳门,西班牙和荷兰还曾占领过中国的台湾。
  这些事都发生在明朝中后期,康熙帝自己主持了《明史》的编写,他应当很清楚中国周边地区受欧洲国家侵略的事实。
  清朝初年,在中国的周围已经出现欧洲的势力,虽然当时还不能形成对中国真正的致命威胁,但也不应视而不见。这是清初和明初的国际环境的第一个巨大不同。
  在明朝初年,欧洲还相当落后愚昧。仅举一例: 在欧洲基督教势力极强,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时主张信徒们直接从《圣经》中接受神的启示。为了反对宗教改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曾发布命令,如果未经允许,私自阅读《圣经》,或在公开或私人场合讲解《圣经》的一律处死,若表示忏悔,男子斩首,女子活埋,若不忏悔,则烧死。由此可想像其落后程度。而在康熙年间,欧洲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中国。这是清初和明初第二个不同。
  可以举个比喻来说明两朝的君主们在处置对外关系上的差别。设想有一个村落中,住了不少人,其统治者对自己本人的安全极端重视;他发现村落之外的人并没有足够的智力和武器能威胁自己,但是他非常担心自己村落中有人出去帮助外面的人来侵犯自己;于是,他下令除了他自己以外,谁也不许和村外人接触,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同时在自己和村外人打交道时尽量搞好关系。
  这可以用来作为明朱元璋和永乐帝的对外政策的比喻吧。他们所搞的并非高明之策,不过对于一些除了自己之外,什么人都不信任,有些怀疑狂迹象的统治者来说,大约也只能制定这样的政策。
  至于清朝的康熙帝及其后继者,要糟糕的多。设想他也统治一个类似的村落,同样对本村村民极其不信任;他发现村外之人有些是很能干的,甚至比自己村民还能干,有些已经在侵占村外邻近的地方,甚至曾侵占本村的地方;于是,他下令谁也不许和村外人打交道,尽量把整个村落封闭起来,自己也尽一切可能不去和村外人打交道。这种鸵鸟政策,显然更为低劣。
  康熙对欧洲及世界形势多少有些了解,他曾说过:“海外西洋诸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见《清圣祖实录.270》)。既然知道西洋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威胁,却为限制中国人出海设制这么多障碍,甚至下令闭关。和明朝的前几个君主相比较,他应负的罪责,要严重的多。
  在这一方面,康熙的政策和朱氏父子相比,其恶劣程度要高的多。

  四,明清的海禁政策的后果不同

  虽然朱元璋朱元璋和永乐帝朱棣曾下了很严的命令禁止民间出海,明朝前期和中期的皇帝也都继承了这一错误政策。但是,在执行这一政策的后果方面,明朝和清朝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明朝大部分时间内,统治的力度远没有清朝那样强,虽然有海禁的政策,下面的执行者未必都能不走样的照办;其二是明朝后期开了海禁,也就是说,明朝的海禁政策并没有能坚持下去,康熙帝海禁是不能看作朱元璋政策的延续。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正式废除海禁令,在名义上,海禁令在明朝执行了近二百年,但实际上有效的海禁并没有这样长的时间。对外贸易的巨大利益强烈地吸引着沿海的臣民,同时,在有限的耕地上人口的增加,也使得东南沿海居民在寻求一条新的生路,这就是出海,私下海外贸易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存在的。
  在明朝中期,民间多私自出海贸易,尤其是在福建沿海更甚。据张燮《东西洋考》中记载,约在明朝建立一百年后,也就是成化、弘治年间,已有“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又过了五六十年,到了嘉靖朝,“与番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见《明经世文编.243》)。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臣民们好象把海禁令忘掉了。“虽重以充军处死之条,尚犹结党成风,造舡出海,私相贸易,恬无畏忌。”(见《明经世文编.280》)可见虽然有严厉的禁令,但人们仍结伙造船出海,私自进行贸易,并不惧怕。
  可见康熙海禁的罪恶后果远大于朱氏父子。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11

帖子

111

积分

骑士

积分
111
沙发
发表于 2009-3-27 17:54:4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对后世有直接影响的还是康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11:55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