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夏日炎炎古人纳凉有方:吃药画符含凉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6:1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朝定窑孩儿枕即为古人避暑之发明


  现在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热,现代人大多能够享受到空调房里的清凉,但古人是如何纳凉的呢?

  为应付难熬的暑热,在科技手段还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种种绝纱的避暑纳凉的好办法。史海钩沉,我们从一些史料及文学作品中窥得一鳞半爪,或许对今天的人们也有一些启示。

  高温酷热会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动辄大发脾气,这就是所谓的“情绪中暑”。其实,古人就深明“烦夏莫如赏夏”之意,调整好心态应付炎炎夏日。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陆游《夏日》诗有“暑用酒逃犹有待”句也是避暑良方。“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在饮宴中,人人都成了醉鬼,沉迷在酒乡之中,既然神志不清,也就寒暑莫辨了。

  古人避暑还有比较另类的方式。传说东晋人道士葛洪曾说,在立夏日吃一种叫“玄冰丸”、又一种叫“飞雪散”的药,并画六壬六癸之符,就不感到热了。

  唐朝苏鹗说,世上有一种“迎凉之草”,其色类碧,而干似苦竹,叶细如杉,盛暑天把它放置在大堂上或束挂在窗棂间,就会“凉风自至”。《开元天宝遗事》记杨贵妃体肥,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借以凉津沃肺。《酉阳杂俎》记玄宗李隆基了解到申王怕热后,赐他一条冷蛇;此蛇不伤人,白如冰,申王把玩中,暑气遂得稍解。《杜阳杂编》卷下记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为驱暑气,命人取来“澄水帛”,它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上面涂有龙涎香,蘸满水后挂在南轩上,久而生阴。

  在古代,一般民众主要靠扇子来纳凉,古人称她为“摇风”,又叫“凉友”。宋代开始流行一种瓷枕,其中以定窑的最有名。瓷枕的枕面上釉,脑袋枕着睡觉当然凉快极了。瓷枕的形状与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如孩儿枕,塑一小儿头枕双臂,俯卧床榻,憨态可掬。另一种青白童子荷叶枕,枕面做成翻卷的荷叶,设计奇巧。当然,瓷枕两侧还刻上诗句:“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的诗句,都说明了枕头(瓷枕)是夏季纳凉的主要寝具。而在夏夜入睡时,抱个“竹夫人”(一种竹篾编制品)同眠,也相当畅快。

  与平民相比,皇家宫廷的避暑方式就显得十分奢侈了。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了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在宋代帝王的凉殿中,也有这种设备,但比起唐朝则更加豪华。宋代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其冷风效果之好,已使人感到寒冷。

  除了机械制冷设备以外,宫廷中还备有大量的藏冰。每当寒冬季节,都有专职官吏负责采集天然冰块,贮存于冰室之中,炎夏期间取出,以供皇家之用。

  唐代的高官显贵们,有的也建立起私家避暑设施。御史大夫王某“宅第有一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诗也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这种水亭,利用机械将冷水输送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起到避暑降温的效果。当然,这种半自动的制冷设施,用费颇大,并非一般人所能建造。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3-30 06:58:43 | 只看该作者
宋代开始流行一种瓷枕,其中以定窑的最有名!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4 13:33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