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节玉挂饰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青色。用五块玉料分别雕出十六节龙、凤璧、环形饰件,再用三个椭圆形活环及一根玉销钉将其连成一串,可以折卷。活环上均有榫头和铜销钉。镂空和浮雕龙蛇、凤鸟,身饰蚕纹,间杂弦纹、云纹和绳纹等。是战国玉器中环节较多、纹饰复杂的一件,堪称玉雕之杰作。
玉龙纹板
河北平山出土。战国晚期。黑灰色的墨玉,不透明。扁平体,长方形。四龙纹作左右对称蟠绕的形象。龙纹皆系隐起雕刻。左侧两龙,分居上下,龙首相向,交叉于龙身屈曲的空间。龙首扁圆,雕出双目,额头布短密的阴线纹。龙身边缘刻线较粗。前后足附于躯体两旁,足饰可见利爪。龙尾分别向上勾卷。龙身再雕琢小龙,饰陶索纹和鳞甲纹。玉板右侧两龙的构图与左侧相同,但龙身的纹饰相反。此玉板上的龙纹设计颇具匠心,在没有增加画面空间的情况下,龙的数量增加一倍,给人以新颖奇巧之感。
玉透雕三龙环形饰
河北平山出土。战国中晚期。玉料呈黄褐色,半透明。体扁圆,镂雕而成。两面纹饰相同。中央一环,内外边缘雕琢突弦纹轮廓周线。环的表面刻细密陶索纹。环外雕镂三条姿态相同的龙,皆作顺时针方向爬行状。龙独角,圆眼,回首,张口,曲身翘尾,前后足作卷曲状。躯体表面雕琢鳞甲纹和云纹。此环制作工艺难度颇大,雕镂琢磨极精,堪称战国玉器之绝品。
玉片、鸡血色石项饰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春秋。由一百零一枚鸡血石珠,十枚马蹄形石片、一枚椭圆形玉片和两枚小石饰组成。鸡血色石珠用双线串成二行,每隔若干枚(最多者十四枚分作两行并列,最少者六枚分作两行并列,其它界于二者数量之间,但多少不等,亦分两行串连)珠子,双线并穿入一枚马蹄形玉片中。椭圆形玉片垂于整组项饰的下方。上述鸡血色石珠的形状和大小皆不一致。马蹄形玉片皆以璞玉制成,正面雕琢双阴线勾连纹。背面平齐,两端壁上各钻一孔,与底面孔相通,用于贯线串连。椭圆形玉片上刻双阴线周边和勾云纹。此项饰出土于墓主人的颈项间,系墓主人生前享用的项链,因受到死者的珍爱,死后用于陪葬,它红白相间,色彩绚丽,出土时排列有序,既有历史价值,又具珍贵的艺术性。
组玉佩
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战国。由玉髓环二、玉环一、石夔龙一、绿松石五和紫晶珠三组成串饰,佩戴于墓主人的胸部。其组合方式是:最上一件较大的玉髓环,器表光洁明亮,截面呈六棱形;中间分为两行,一行是一颗钻孔的小绿松石珠,两颗钻孔的小紫晶珠,下面是雕琢有勾云纹的玉璧,再下有两颗钻孔的绿松石与最下方的石夔龙背部小孔相连接;另一行是钻孔的小绿松石和紫晶珠各一,其下是一件小玉髓环,此环琢制规整,光洁明亮,截面呈七棱形,其下有一件钻孔的紫晶珠和一件绿松石珠,下面连接石夔龙背的穿孔。夔龙回首,曲身,尾略向上卷翘,器表雕阴刻的轮廓线和虺纹。夔龙背上方钻一孔,可与上述各种饰物串连成一套完整的组玉佩,而石夔龙垂于全佩下方。《诗、有女同车》云:“将翔将翔,佩玉琼琚”,即是描写这种佩饰之美。
玉管
安徽长丰杨公出土。战国晚期。玉料呈黄色,质地细润,表面有光泽。主体呈圆筒状,中空,外壁中段雕琢有突起的宽弦纹和勾云纹,其上下的管壁雕阴线勾连卧蚕纹。管的一侧雕镂凤鸟一。若将此器倒置,可见这只凤鸟为立姿。凤首高冠与器壁相连接,凤鸟圆眼张喙、曲颈,头向右下回旋。凤身卷曲,足爪与器壁连接。长尾修翎,向右上方旋转。管壁另一侧雕镂卷草式凤尾,呈多曲状附于器身。此器多镂空,造型生动、美观,惜顶端一侧稍残。
玉剑具
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黄白色。出自墓主人的腰腹间。由首、茎、格、彘、鞘、秘等构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玉剑具。上述玉构件皆钻有孔眼,以金属丝缕贯连,剑首呈扁平体,镂雕作小型玉佩状,两端琢成向下回卷的龙首,圆目,张口,龙的躯体作弧形卷曲。两前足直伸,化作对称的龙头,两后足雕琢成一双相对的凤首,圆睛,垂啄,其高冠呈弧形连接,表面刻菱形细线方格纹和细密阴线纹。上述双龙躯体的下边,雕琢相背双凤,凤首向外,与龙身连体,其间琢镂长方形的孔眼与剑茎顶端的方孔对应,并以金属物相贯连。这件剑首两面阴刻出龙的细部,并以阴刻单线或双线勾云纹、菱形格等作为装饰,同时配以镂空,造型极其生动。彘位于格的一面,作勾形,与格同属一节,并采用同一块玉琢雕而成。一面以十字形线条将其表面界作四区,以阴线勾云纹装饰其间。剑格的上部镂二孔,与剑基下端的两孔对应,并以金属丝相贯连;剑彘下方有两孔,与剑鞘上端的两孔对应,亦以金属丝相贯连。剑鞘和剑秘皆素面,其连接方法同上。
玉博具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战国。玉料呈青色含棕色,半透明。六枚,全为立体正方形,皆磨去棱角,器表光素无纹。此玉博具与象牙博具六枚,筷形牙筹及筷形银筹各一束同出一墓,皆属墓主人的博具。
云纹玉梳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青色,体扁平,略呈梯形。梳背平直,转角圆滑,厚度至齿口渐薄。二十三齿,尖处薄锐。梳背两面皆阴刻云纹和斜线纹。
勾连云纹玉灯
战国。玉料呈青色。由三块玉雕琢成盘、柄、座,结合为一器。圆盘,浅腹,中心凸起五瓣团花柱。柄呈束腰状,上端雕三瓣玉兰花,仰承灯盘,下端琢柿蒂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