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感天而生:中国的圣人为何很少有爸爸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7:3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圣人很少是有爸爸的,如果妖魔鬼怪不算的话。先点起指头数一数:  
  三皇五帝的三皇之一燧人氏,古史没有说他的身世,不算。之二伏羲氏,名堂就出来了——其母华胥氏看见一个特大脚印,好奇地把脚伸进去比了比,结果就“有娠”,怀胎十二年生下伏羲。这个巨大脚印继续惹祸,后来帝喾的元妃姜原又把脚伸进去比,“践之而身动,如孕者”,生下周的始祖后稷。  

  三皇的第三皇神农氏(炎帝)的妈妈任姒虽然是少典的妃子,但是少典不是他爸爸,任姒“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五帝同样个个来历不凡。黄帝名义上“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实际上他的妈妈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花了二十四个月生下他来。颛顼高阳氏,是黄帝之孙。母曰昌仆,亦谓之女枢。他是“瑶光如蜕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而出生的;尧则是庆都感赤龙而生的,并且他还流连母胎十四个月才出世;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  

  除了龙、巨人脚印、电火风雷以外,平常的动物也会生出圣人。  
  颛顼的后裔女修在纺织的时候,“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就是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他的儿子大费是以嬴为姓的第一人。玄鸟到处下蛋,后来又被商朝王族的始祖母简狄吞下一枚,生下契,契就是商族的男祖宗。神奇的玄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燕子。燕子上体蓝黑,前胸黑褐相间,主色是黑色,而黑色为玄色,所以称之玄鸟。可见,商族和秦族得能出现,都是燕子干的。《诗经·商颂·玄鸟》因此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圣人出身怪异,没有爸爸,这种现象《公羊传》称为“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许慎《说文解字》“姓”字条就解释说:“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其根源被后世学者统统解释为是“民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这种观点乍看蛮有道理,实则不通。以大禹为例。大禹是夏的始祖,他有爸爸,叫作鲧。鲧治水失败被舜杀掉,接着才是大禹治水。而舜则直接继承尧,可见尧舜鲧禹最多只是三代人。大禹的出生,是妈妈修巳“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夏禹以及往上推两代人,如果还是母系氏族社会,那么,父系氏族什么时候才能出现?而我们知道,夏商朝已经处于奴隶社会了。  

  其实,“圣人无父”的最佳解释就是圣人感生的理论,而其根源不是母系氏族,而是氏族图腾崇拜。商和秦皆出玄鸟,是因为商秦两族发源于河南和陕西,地理接近,氏族图腾崇拜亦相近。当时有一个“为鸟师而鸟名”的庞大族群,如凤鸟氏、玄鸟氏、**氏等。嬴秦族群的主体或核心最初很可能来自共同以鸟类为图腾的东夷集团,甚至与崇拜玄鸟飞燕的殷商先人同出一脉。  

  考证后来的历史,据《史记》记载,嬴秦的始祖就是调训鸟兽而得姓氏,以驾驭车马而得封爵。嬴秦先祖又是偏爱皂色墨彩的族类,他们的图腾崇拜、旌旗飘带、授命之符都与黑色有不解之缘,诸如女修吞下玄鸟之卵、大费擎起皂色旌旗、秦德公获得黑龙祥瑞之类。根据五德终始理论,秦帝国是应水德之运,水色玄,因此秦人崇尚黑色,秦朝从皇帝到百官皆衣黑色朝服。这正应了“玄鸟”之色。  

  有学者认为,图腾与“圣人无父”的感生观念相结合,其社会功能是神化祖先、维系族群、张扬个性。这种社会心理一直延续,最流行的感生之异就是把圣人、帝王说成龙种。比如刘邦,就说是他妈妈和蛟龙交配生下来的,这个故事堂而皇之记录在《史记》、《汉书》中。如果不是自我宣扬,谁又能知道皇帝的妈妈红杏出墙,与蛟龙风流,给皇帝爸爸戴了一顶神奇的绿帽呢?因此,这种现象只能用当时的社会普遍意识解释,即当时的社会大众普遍相信圣贤王者皆有感生之异。  

  中国人以天为大,圣人如果是凡人能生出来,那么,圣人的神秘和权威就会打折扣,因此,圣人必须是感天而生。所谓天赋神权,这是一个源头。但是,这样就会和“孝治天下”产生矛盾。因此,在“圣人皆无父”和“圣人皆有父”的争拗下,郑玄和孔颖达提出了调和的解决办法,即圣人“有父而感生”。就是说,圣人虽然有爸爸,但是他的圣不是爸爸给的,而是天给的,因此,圣人必有感生之异。这句话发挥开去,可以反过来理解为没有感生之异的,就不是圣人。  
  所以,五帝中比较特殊的帝喾高辛,虽然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他的爸爸是不是真才实料,但还是不凡:帝喾一出生就能张口说话,告诉父母他的名字叫“岌”。虽然不能说明帝喾“圣人无父”,但还是有了感生之异。被神灵感应而生子者当然必须是女性,因此圣人“有母无父”与“民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只是巧合而已,用后者来解释是很难站稳的。  

  感生说最登峰造极的例子,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圣王——周文王姬昌。《史记》卷四《周本纪》正义引《尚书·帝命验》云:“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不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此盖圣瑞。”可见,姬昌出生之时,天命赤爵口含一大篇圣人文章到他家,教导做仁君的道理。这不等于就是说天命桀夏当灭,姬周当兴?所以,姬昌的两个叔父太伯、虞仲不敢与天争锋,早早就退避三舍,主动向荆蛮之地流亡,并且“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季历是太伯、虞仲的弟弟,他继位也是一个过渡,是为成全父子相继的规则,最终还是很快让位给了儿子姬昌。  

  后世有了正史记载,感生之异没有可能吹得太邪乎,但也要找一些非凡的理据,禀承感生之异的圣人塑造法。比如卖草鞋的刘备,一边渲染他生具异象:“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一边吹嘘是中山靖王之后,这样才有可能见到皇帝,见到皇帝才可能拉上家常,变成皇叔,——既然是皇叔,那么就和蛟龙的儿子刘邦扯上了关系,自己不是感生也沾了感生之异了。于是就有了号令天下的大旗,奠定了“天下英雄,惟使君与*耳”的基础。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00

帖子

866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6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4-9 08:40:2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4 11:57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