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陈歌辛——《玫瑰玫瑰我爱你》的作者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08:3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老歌,是海派文化的瑰宝。三十年代上海流行的时代曲,到现在还有许多广被传唱。而如今五十岁以上的人,只要喜欢音乐,恐怕很少不知道陈歌辛其人的。音乐家陈歌辛在三十年代被人誉为音乐才子,四十年代被人赞为歌仙,五十年代初则被推为中国的杜那耶夫斯基(五十年代,苏联杜那耶夫斯基的《红莓花儿开》风靡上海,有位侨居上海数十年,造诣颇深的音乐家俄国贵族后裔盖德洛夫曾在一次音乐爱好者集会上说:“你们那么崇拜杜那耶夫斯基,你们可知道在你们中国有位音乐家,他创作的抒情歌曲,十倍于杜那耶夫斯基呢?!”大家惊问:“是谁?”盖德洛夫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塔伐力许(俄语同志)陈歌辛。”从此陈歌辛又多了一雅称:“中国的杜那耶夫斯基”。)。
       陈歌辛一生创作歌曲近200首,其中《玫瑰玫瑰我爱你》、《蔷薇处处开》、《渔家女》、《恭喜,恭喜》、《夜上海》、《小小洞房》、《初恋女》、《凤凰于飞》等歌曲,至今仍在海外及港、台、澳等地盛唱不衰,而他的《春之消息》组歌及《渡过这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歌,则在抗日战争时期风行一时,起过振聋发聩的作用。其中由陈歌辛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当年更是第一首中文歌被翻译成英文曲,一度高踞美国流行音乐榜榜首。上海老歌,有着光辉的年代,影响深远。香港作曲家黄沾说:“我们这一代音乐人,是喝着陈歌辛的‘奶水’长大的。”上海老歌,在中国解放后曾经被视作“靡靡之音”、列作“黄色音乐”很多名曲已经被人遗忘了。擅长唱英文歌的潘迪华则说,她曾经挑一些中文歌曲介绍给外国人,想不到选出来的,大部分是陈歌辛的作品。“他的歌曲旋律很国际化,用中、英文唱都可以。”
       陈歌辛,本姓吴,1914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苏南汇县远北乡北蔡镇(现属浦东新区)。他的祖父为印度贵族后代,因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而流亡中国;祖母家族为苏州人,后为官而落户上海浦东,因此陈身上有四分之一印度血统。陈歌辛外祖父为回族商人,外祖母娘家世居浦东。2岁时,他被生父母过继给没有孩子的陈姓人家(工程师家庭)为子,最初命名陈昌寿,1930年在上海格致公学就读时更名为陈歌辛。陈歌辛从小在浦东长大,会家乡的各种田歌,本地滩簧(沪剧)也唱得很好,少年时曾师从德籍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随弗氏学音乐基础理论及声乐、钢琴、作曲、指挥。但学习时间不长,以后的成就全靠他自己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陈歌辛青年时代博览群书,专研音乐和诗歌,尤其爱采集民歌。故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常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浓厚风情。
       陈歌辛长得漂亮,隆准的鼻梁,雪白的皮肤,中等偏高的身材,配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秀目,讲话时面带笑容,富有共鸣的男高音,*着流畅地道的上海话,声音抑扬顿错,谈吐风雅,十分迷人。无怪他的学生们说,听陈老师讲课,真是如沐春风。周璇也曾在五十年代初说:“听陈先生讲话,感到是一种享受;唱陈先生的作品,感到十分的贴心。”
       陈歌辛1934年起,在上海几所中学执教音乐,又自习英、俄、日文,并采集江南民歌。1935年,他在上海乐剧训练所兼任教职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剧《西施》。1937年后为艺华、国华等影片公司摄制的《三星伴月》、《初恋》、《楚霸王》、《王宝钏》、《歌声泪痕》、《解语花》等影片作曲。1938年,任上海中法剧专音乐教授,与张昊等人创立歌咏指挥训练班,为上海抗日救亡的歌咏活动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他自己创作的《不准敌人通过》、《渡过这冷的冬天》等抗日歌曲,在上海城乡也广为传唱。之后,他还创办实验音乐社,介绍苏联歌曲、中外爱国歌曲和艺术歌曲。1942年后,他陆续写了不少抒情的通俗歌曲,如《蔷薇处处开》、《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夜上海》等,供周璇等歌星演唱,曾风靡一时。抗战胜利后去香港,为大中华、永华、大光明等影片公司摄制的《长相思》、《苦恋》、《风雪夜归人》、《清宫秘史》、《野火春风》等影片作曲,并为上海中电二厂、国泰等影业公司摄制的《遥远的爱》、《无名氏》、《幸福狂想曲》、《忆江南》等影片作曲。
       1950年,经过党的统战工作,陈携家人放弃香港电影公司的优厚待遇,回到上海,任昆仑、上影作曲。先后为故事片《纺花曲》、《人民的巨掌》、《情长谊深》、美术片《骄傲的将军》、《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戏曲片《盖叫天舞台艺术》等作曲,并担任了《女篮5号》、《山间铃响马帮来》等影片的音乐指挥。其中,为影片《两家春》作曲,获1949-195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个人三等奖。 1954年,在全国作曲学习班上主讲配器。
但是因为政治运动,加上其以前作曲的爱情歌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气息浓厚”,自1954年起不断遭受迫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7年底送安徽白茅岭农场劳动教养。1960年大饥荒时,依靠山泉和野菜维持生命,家属被剥夺了大部分财产,一天只供应一顿饭。陈钢完成《梁祝》并在世界上获奖后,才补贴了100元钱,全家仍然在北蔡祖屋中以针线活维生,被迫隐姓埋名,只允许其妻金姣丽一年探望一次。1961年初,据同在白茅岭农场的电影导演白沉说,陈歌辛因饥饿得病,1月25日与世长辞,享年46岁。1979年,陈歌辛被宣布平反。
  音乐家贺绿汀在一次集会上感慨万千地说:“1957年反右是看中我的,陈毅同志来电话保了我,于是陈歌辛成了我的替罪羊......”贺老此说令人心酸。1956年的国庆大联欢,欢乐的《龙舞》,那富有东方特色欢快的乐曲便是陈歌辛所谱。过了不到一年,1957年9月他在未“鸣”一言在家写作品的情况下被划为右派。
  陈歌辛有三子一女,次子陈铿是数学教授、教育家,爱女小丽是德语教授,长子陈钢、幼子陈东则继承父业。陈钢是著名音乐家,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作者之一,《梁祝》更是能够流芳千古的经典好曲。陈东师从著名歌唱家温可铮,是出色的男中音,现侨居美国。1985年陈东在香港演唱其父十支歌,轰动港岛。1994年4月29日,陈东回国为其父80冥寿献礼,在上海音乐厅当场演唱陈歌辛作品。这些作品由陈钢编配器乐伴奏曲,由曹鹏教授指挥的马可.波罗乐团为其伴奏,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正像一位美国歌唱家所说:“陈先生的歌是魅力常存的。”是的,陈歌辛没有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4-28 09:10:37 | 只看该作者
陈先生的歌是魅力长存的!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7 13:07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