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从苏轼的"意"谈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06: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轼在儋州曾教人做文章,说:“譬如街市上的店铺,各种东西都有,但有一样东西可以把它们都取来,这就是钱。文章的词藻、事实就像市面上的东西,而‘意’就是钱,写文章如果能立意,那古往今来的所有事物都纷纷涌出,为我所用。只要懂了这一点,就会写文章了。”苏轼的这一文章观,可以说代表古人整体的文章观念和做法,这个“意”并不代表独特的思想,而多半是“现成”的思想,所以说得那么轻松。

    其实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文章追求的就是意,也就是“思想”,而不是文字表面上的雕琢。最好的文章应当是立意与文采双璧,次一等的应当是立意出新,最差的就是玩弄词藻了。《老学庵笔记》里有一则关于文章的观点,说宋初崇尚《文选》,读书人一拥而上读《文选》,说什么“《文选》烂,秀才半”,后来又崇尚苏氏父子的文章,又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是说读好苏氏父子的文章就能做官吃肉,读不好就要做穷人吃糠咽菜。陆游批评的是文人跟风,无论《文选》还是苏氏父子的文章,皆没有那么神。过去值得推崇的文章大家,大半是因为个人的文风及行文技巧,与“思想”恐怕没有多大的关系。所谓的“意”不是在所有的文章中都能自由发挥,很多文章只有一个“意”,也就是只有一个思想,是官家钦定的思想。苏轼的理论虽然很明白,但很多文章都属于“命题”作文,再怎么慷慨激昂,皆不出忠孝节义,再天才的作家,也无法在框内翻新,写来写去还是老调子,都在一种钦定的思想框框内做?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文章伎俩。过去有的文人把文章看得很高,也有一些文人谦称“文章是小技”,这是比较实际的,不能做思想上的突破,只能做些“小技”。

    到了明代,文章有了一个质的转变,就是小说的兴起。其实,小说的诞生也只是在语言上有了鲜活性,一改那种圣人腔,而立意还是依旧。《金瓶梅》的出现,立刻得到大文豪袁宏道的追捧,袁宏道最反感唐宋那些圣人腔“政论”文章,他从《金瓶梅》读到了鲜活的语言。但文章的“立意”并没有改变,像《三国演义》、《水浒传》,思想没出忠孝节义,其“意”更加明显。按苏轼的理论,有了“意”,等于拿到了钱,可《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意”,实在让人压抑和伤痛。

    “痴心父母自古多,孝顺子孙谁见了?”《红楼梦》可以让人透一口气。忠孝节义都是讲政治的,特别是“孝”,隐藏?最大的政治,但它们又是一体的,无论关云长、宋江、吴用、李逵,无人不被压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4-10 10:14: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早上好!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4-10 10:47:5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9-5 00:29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