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语典故] 未闻粪有税只剩屁无捐:妙趣横生的讽刺对联

[复制链接]

8765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虫鸟鱼花两栖迷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0:5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书写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雅俗共赏,深爱广大人民的喜爱。对联完全可以说上是各自成篇的精巧文章。许多对联犀利泼辣,极尽幽默讽刺之能事,真是难得的佳作。以下的对联,有的冷嘲热讽,酣畅淋漓,有的幽默风趣,令人喷饭。这些对联,精巧别致,各尽其妙,可供饭后茶余,消愁解闷。





流传最广的故事是苏东坡对联戏和尚的故事。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去访问一位和尚,和尚见初来乍到,只傲慢地说了声:“坐”,吩咐小和尚:“茶”。和尚见苏东坡谈吐不凡,必非等闲之辈。便客气地说:“请坐”,吩咐“敬茶”。当他知道来客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连忙招呼:“请上坐”,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拜访过和尚,苏东坡临走时,应和尚请求,写下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把和尚前倨后恭的丑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也被毛泽东所引用,流传很广。此联为明朝翰林学士解缙所作,对那些徒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岂不是绝妙的刻画?





郭沫若少年聪慧,他在县城读书时,看见农民挑大糞出城,被守门役吏敲诈勒索,一担要收两个铜板的出城钱,气愤地写下了一副讽刺对联:





自古未闻糞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真是极尽辛辣嘲讽之能事。





太监专权,朝野官吏阿谀逢迎,趋炎附势,几乎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通病。有嘲讽对联:





都宪叩头如捣祘;





侍郎曲膝如抽葱。





官场丑态岂不活灵活现?





有一副嘲弄知府,知县的对联: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之余,只解得说一   句:“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节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贿赂,不觉得笑一   声:“呵,呵,呵!”





阿谀奉承,狐假虎威的嘴脸,刻画得维妙维肖。





封建社会官场尊称:“大人”,自称 “卑职”:





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三十六天宫,与玉皇大帝  盖瓦; 





卑职,卑职,卑卑职,卑职万分该死,死落十八层地狱,为阎罗老子  挖煤。 





明朝名士祝枝山,一次出游时,听到一家屋内夫妻吵闹。丈夫久出新归,妻子见丈夫囊中无钱,是何等的冷酷无情,知道带中有金时,又是何等的温柔多情,前冷后热,判若两人,祝枝山为他们写下了一联:





囊中无钱,休想饮食男女;





带中有物,便成柴米无妻。





世态炎凉,夫妻情爱,维妙维肖,跃然纸上。幽默风趣,令人喷饭。
[fly]来无影,去无踪[/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5-7 12:07:1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2 06:48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