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美国决定在比基尼岛水域进行针对海军舰艇的核试验。美国政府邀请各盟国有关人士参观。国民政府驻美陆军武官侯腾少将第一个入选。另一位代表是中央大学物理学教授赵忠尧。
1946年7月1日上午,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出现一道强烈闪光,随后海面上升起一朵蘑菇云,美国为测试核弹效能而进行的“十字路”行动正式展开。此刻,远在核爆中心18公里外的美国两栖指挥舰“班纳特”号上,来自中国的观摩宾客也在注视着这一核爆奇观。前不久,美国国会图书馆披露了相关档案,使我们能细致地回味中国人首次接触原子弹的传奇经历。
观摩国抽签产生
1945年8月,美国相继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进程。1946年1月,美国决定在比基尼岛水域进行针对海军舰艇的核试验。为显示自己的力量,美国政府主动邀请各同盟国有关人士参观。申请参观的国家太多,美方采取抽签的方式,从报名国家中选出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法国、英国、墨西哥、波兰、苏联和中国代表参加。
美方答应接待两名中国代表,最终,蒋介石心腹陈诚推荐的国民政府驻美陆军武官侯腾少将第一个入选,此人在美深造过,长年主管谍报业务,是个搜集情报的高手。另一位代表是中央大学物理学教授赵忠尧。
1946年6月29日,搭载参观代表的专车分乘两艘两栖指挥舰抵达马绍尔群岛。美国政府禁止参观代表摄影拍照,所有参观人员都必须签署保密协议书,科学家还必须加签“诚信合约书”,承诺如有从参观活动中获得知识产权,还必须无偿提供给美国政府。
美军为执行这次行动,组成一支4.2万人的特遣队。为测试爆炸威力,光美军在预定爆炸目标区准备的靶舰就有100艘之多,这些靶舰上除了放置飞机、坦克、防毒面具、电器等,还放置了牲畜和军粮,其中牲畜包括小白鼠3030只、山羊176头、猪147头等,军粮包括面粉2200磅、肉类3.3万磅、蔬菜7.4万磅、水果3.2万磅。
目睹两次核爆炸
7月1日凌晨5时40分,一架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9轰炸机从夸贾林岛起飞,开始执行核试验任务。上午8时59分,投下原子弹,45秒后,这颗威力相当于2.3万TNT炸药的原子弹在靶舰“内华达”号战列舰上空120米高度爆炸。为保障参观人员安全,在原子弹爆炸前2分钟,参观人员均戴上特制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不受核试验产生的强光伤害,直到舰上广播下令才能拿下。原子弹爆炸后,立即产生比太阳光强过数百倍的强光,随着爆烟上升,赵忠尧默默注视着冉冉升起的蘑菇云。他将目测出的数据牢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7月25日上午8时35分,美国海军又在比基尼岛水域进行核试验。结果,威力相当于8万枚鱼雷的原子弹在浅水区爆炸,爆炸中心半径150米内的战列舰、300米内的航空母舰和450米内的其他舰艇如小孩玩具一样被炸得千疮百孔。
观摩完核试验后,侯腾先行赶回重庆向蒋介石详细介绍核试验的过程。赵忠尧设法回到自己曾经攻读博士学位的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加速器设计和制造相关知识。他还在美国秘密定制一些无法在中国制造的精密部件,再回国组装。1950年8月29日,赵忠尧不顾国民党当局的阻挠,决定和钱学森夫妇等一起返回新中国,他成为中国核事业的先驱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