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林彪的战术,让毕业于美国的西点人“打遍天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20:2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彪,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祖国万岁。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FY特别法庭确认为祖国万岁集团案主犯。 林彪原名林育蓉。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衩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祖国万岁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祖国万岁集团,同江青祖国万岁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FY确认为祖国万岁集团案主犯

       林彪16岁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8岁时南下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并加入了中国祖国万岁;21岁进驻井冈山,成为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23岁任红军第四方面军军长,带领红军转战南北;48岁,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他曾带着10万人马进入东北,带回83万铁骑杀向关内;从哈尔滨一路平推到海南岛,势如破竹;他曾躬身隐退10余年不问世事,后以多病之身重返政坛,一返就坐到了中国的第二把交椅;也曾排除异己、拉帮结派、最终命丧他国、折戟温都尔汗……

       这个人,典型的少年得志、飞黄腾达、野心勃勃、命丧黄泉,他是战争年代的英雄,和平时期的“魔鬼”。没错,他就是林彪,军事家林彪,“阴谋家”林彪,让斯大林想用10个装甲师换他一个人的林彪。
       历史上的林彪已被盖棺定论,“叛党叛国”的帽子永远地扣在了他的头上。政治黑幕重重,无需多言,其实言也言不清。我们免谈政治,只谈军事,谈价值10个装甲师的林彪的战术。

       关于战术,林彪曾亲自总结出几点:三猛原则(猛打、猛冲、猛追),一点两面,四组一队,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
三猛打法,要求士兵犹如猛虎下山,不惜一切代价打击敌人。用士气压倒敌人,用武力征服敌人,用大无畏的精神震慑敌人。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他做到了,以至于后来所有的战术对手听到林彪两个字就犯憷。一个字,牛。

       一点两面,就是围点打援,将十分之八九的兵力放在一点上,集中所有力量在一个拳头上。用十分之一二的兵力牵制被困之敌,集中优势敌人歼灭解围之敌。布上口袋让敌来钻,一旦上当,死死咬住,集中优势兵力像楔子一样穿插、分割、打入敌内部,打乱其建制使其顾头不能顾尾,迂回包围歼灭之。围点为虚,打援为实。布网以待,求得全歼。曾经郑洞国被围长春,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眼睁睁看着郑部被困而不敢发一兵一卒。他怕什么?就林彪的围点打援。就是说,林彪完全有张飞的气势了,一夫往那一站,吼一嗓子,万夫吓得掉裤子。

       四组一队,即: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组成一个突击队。三个人组成一个组,四个组组成一个班。这种科学分工的打法为人民军队战斗的正规化提供了样板。战争不是逞匹夫之勇,它是一门技术更是艺术,已让美军在后来的战争中成为标准战术配备。林彪四组一队的战法突破了过去传统意义上一拥而上的混乱局面,更有效更有利的打击了敌人。这也是四野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东北全面解放的要领之所在。

       四快一慢是指: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发动总攻要慢。林彪有一句名言叫:思考、判断、定决心、下命令。思考、判断要慢,他能在地图前坐上几天几夜,这就是传说中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多考虑战斗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将一切问题解决于战斗之前。排除障碍以致战斗伊始就掌握主动权。稳、准、狠,战斗谋划期讲究的是稳,战斗打响了,就要直扑敌人,以最短的时间发动最猛烈的攻势,快速、准确的打击敌人,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一鼓作气拿下,迅速打扫战场撤离阵地。它的精髓在于:敌明我暗,迅速出击,打完就走。始终处于不败一地。

       如今,林彪作为一个“阴谋家”已经魂飞湮灭、声名狼藉,但作为一名军事家的他却永垂千古,他的战术至今仍然书写于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中。让毕业于美国的西点人读他的战术,长一个林彪脑袋,在全世界的战争中发杨一种职业军人的精神。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5-27 08:00:50 | 只看该作者
战争年代的英雄,著名的军事家!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4 03:36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