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百科] 澄心静坐 怡养身心

[复制链接]

3524

主题

6785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风云使者

追颠使者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0:1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寿高88岁。他生前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时,特别推崇“静坐法”。郭老练静坐,始于1914年,那时他留学日本,因废寝忘食地学习,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终日为心悸、记忆力下降所苦,每夜仅能睡3小时左右,且多恶梦。一次,他偶尔在东京一家书店发现《王阳明文集》中提到“静坐”之说,于是便买了《冈田式静坐法》一书,并坚持不懈地每日练习,不久诸症痊愈。

  时至今日,一个强身健体的“静坐养生热”正在风靡全球。科学家们也对静坐的作用机理和效应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科学研究证实,静坐的养生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肺功能;二是提高心肌功能;三是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四是协调整体机能。

  实践证明,静坐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如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还能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治疗现代极易多发的心身性疾病。脑力劳动者因用脑过度而造成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少寐、头昏、乏力,影响工作、学习及正常生活的,最适宜采用此种康复疗法。近来有人提出,静坐还有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功效。

  那么,怎么样运用静坐法来祛病强身呢?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场地力求适宜。静坐的环境不容忽视。应选择无噪声干扰、无秽浊杂物、无他人搅扰,而且空气清新流通的清静场所。

  二是选择最佳时间。静坐的最佳时间是晨起或睡前,每日两次,每次应练30分钟。当然,那些终日伏案的脑力劳动者,就不必局限于此。古代推崇静坐法的学者大都认为“静能生慧”。如此张驰结合,既可养身养心,又有利于调整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把握坐姿要领。静坐者取端正坐姿,端坐于椅子上、床上或沙发上,面朝前、眼微闭、唇略合、牙不咬、舌抵上腭;前胸不张,后背微圆,两肩下垂,两手放于下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交叠捂于脐下;上腹内凹,臀部后凸;两膝不并(相距10厘米),脚位分离,全身放松。确定正确坐姿和调整躯体放松的过程,即是静坐中的所谓“调身”。

  四是在“静”字上下功夫。入静的目的在于“澄心”。静坐是静与坐的有机结合,一个“静”字至关重要。所谓入静,就是排除一切杂念,即静坐中的“调心”。初学者往往不易排除杂念,所以要学会“澄心”之法:心如平镜深潭水,一眼见底不闻声。你可在心里默默诵念:“入静好,入静宁心,入静健身。眼望鼻,鼻望口,口望心,心无杂念,益智长生”等等心语。通过自我心理暗示,慢慢掌握入静之法。总之,应求自然,行于不经意之间,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三结合”境地,进入似有似无、似睡非睡的忘我虚无状态。这样就会感到全身非常轻松舒适。

  当静坐结束后,静坐者可将两手搓热,按摩面颊双眼以活动气血。此时会顿感神清气爽,身体轻盈。正所谓:澄心静坐,怡养身心,常习不懈,永葆康宁。

  编后:养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注重养生并不难,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来养生,像“吃饭七分饱”、“每天运动一会儿”以及古今医家和养生家倡导的澄心静坐等都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看似简单,很多人却不能一以贯之。所以说,养生难在持之以恒,最关键的还是要树立一种重视健康的理念,确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才能将养生付诸自己的实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999 收起 理由
孤飞鹤 + 1999

查看全部评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创作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8-21 10:26: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6639

帖子

1420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4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8-21 10:37:43 | 只看该作者
  
致虚守静、为而不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2 12:31 ,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