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孔子本人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7:5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本人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在《论语》以及其他一些收录孔子语录的文献(可参阅拙编《孔子言行录》、《孔子语录全编》)中,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其中有些论述还可以说具有黄金定律的性质。
   但是,孔子是一个活到了73岁的老人。他给后人留下的格言警句,大都是他晚年教学的时候,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了弟子们的集体加工。
   联系孔子本人的人生经历来看,孔子留下的这些格言警句,与其说是他成功经验的总结,到不如说是他人生教训和人生遗憾的结晶。既然是教训和遗憾的结晶,就难免有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倾向。这也是孔子语录让人觉得很有魅力的原因。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同样有此性质。
   孔子的一生,在处理现实的人际关系上,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和低能儿。
   在家庭方面,除开他3岁时就去世了的父亲叔梁纥不算,其他成员和他的关系,没有一个是和谐的。他拒绝和母亲见面(可参考拙文《孔子有资格谈孝道吗》);他的夫人被他休弃;他的儿子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连在家中为出母哭丧都被父亲制止;他的女儿和侄女,被他强行许配给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还在坐牢。在朋友方面,他的老朋友原壤见他来访,对这位已经名满天下的孔圣人却不以为然,用极不礼貌的箕踞坐姿加以接待,气得孔子用手杖敲他。在工作关系上,孔子与上司没有一个合得来的,因为他对谁都无比任性,而且还以为自己永远有理。鲁国实际上的统治者季孙氏,让孔子做到了鲁国的大夫,仅仅因为接受了齐国赠送的高规格乐队,孔子就抛弃公职,不辞而别;孔子的庇护者卫灵公向他请教军事方面的问题,仅仅由于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孔子就让卫灵公碰了一鼻子灰,说;“未之学也。”因为孔子永远都是那么目中无人,大摇大摆,所以尽管当时的人们对他十分看重,却没人敢招惹他,以致于有人把孔子戏称为丧家狗。
   孔子在人际关系上唯一得到了快乐的大概是师生关系了,但这不能归因于孔子处理得好。师生关系是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扮演老师角色的人只要学识高,就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甚至崇拜。然而即使如此,也还有学生对孔子不买账。《论语》中那位经常被孔子斥骂的宰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然,在处理现实人际关系上的失败和低能,并不妨碍孔子成为“圣人”。“圣人”是给人类确立和守卫原则的人,也即孔子所谓“喻于义”者。
   对义的苛求,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和破坏恩情恩爱一类人际关系所需要的润滑剂。但如果没有义,人类就会退回到丛林时代。也许,孔子生前在人际关系上的失败,恰恰是他成为到今天仍然享受冷猪肉待遇的万世师表和至圣先师的原因。
   现在有人提倡向孔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我看恐怕难以实践,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时代。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0-8 07:53:12 | 只看该作者
  
花鸟鱼虫,就不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9 19:56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