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中国话剧“南焦北于”?于是之和焦晃非同一代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0:2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23日《中国文化报》第3版上发表了一篇署名端木复的文章《舞台上的钦差大臣——表演艺术家焦晃的戏剧追求》,时隔一日,同样的文字又出现在《中国老年报》上,题为《“话剧皇帝”焦晃》。端木先生在《“话剧皇帝”焦晃》一文中竟然把依然健在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送上了天堂。他说:“话剧界历来‘南焦北于’的说法,‘北于’指的是已去世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艺术家于是之,‘南焦’就是指焦晃”。


  于是之在新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人所共知的。如果有人(包括端木先生)不了解这一点,请看北京电视台从11月26日开始播出的18集大型人物传记片《演员于是之》。端木先生在文中反复提到的“南焦北于”,近年来在媒体上不止出现过一次,但是,于是之和焦晃能相提并论吗?

  于是之今年82岁,解放前就开始从事话剧活动,1951年因成功扮演《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而一举成名,该剧很快拍成电影,风靡全国。而那时的焦晃还是一个初中生。焦晃195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而那时的于是之早已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台柱并成功地创造了《雷雨》中的周萍、《日出》中的李石清、《虎符》中的信陵君、《骆驼祥子》中的老马、《名优之死》中的左宝奎、《茶馆》中的王利发、《关汉卿》中的王和卿等重要角色。1959年他还参加了电影《青春之歌》的拍摄,在片中扮演人所熟知的余永泽,其辉煌的成就,轰动大江南北乃至海外。

  于是之和焦晃根本就不是同一代人,这“南焦北于”是从何说起的呢?凡对中国话剧史多少有点了解的人也不会得出“南焦北于”的结论,更不可能将焦晃提升到“话剧皇帝”的位置上。过去在中国被称为“话剧皇帝”的有两个人,一位是石挥(于是之的舅舅),解放前曾被人称为“话剧皇帝”。另一位是金山,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为他立传,称其为“话剧皇帝”,这二位若健在的话,一位94岁,一位98岁。此外,我们再没听说过什么“话剧皇帝”。如果焦晃可封为“话剧皇帝”,那么如今仍活跃在舞台和屏幕上的年过八旬的李默然、苏民、蓝天野、郑榕又该如何封号呢?于是之自己也是一位十分谦虚的大艺术家,他在自己的名片上不印任何头衔,只印上五个大字“演员于是之”。

  我写此文的目的主要是纠正端木先生文章中的谬误,绝没有否定焦晃先生的意思,焦晃先生是位非常优秀的话剧表演艺术家。

  链接 南黄北焦

  话剧界有南黄北焦的称谓。即焦菊隐和黄佐临。两人同为中国话剧导演史上的坐标性人物,但两人所代表的意义明显有别:如果说焦菊隐是以其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成功实践而结束了一个时代,那么黄佐临的意义就在于倡导写意戏剧观而开启了一个时代。如果可以用破、立二字来概括焦、黄两人对中国当代话剧导演理念的贡献的话,那么焦菊隐的贡献在于立中有破,而黄佐临的贡献在于破中有立;前者的影响主要在“立”,后者的影响主要在“破”。(张 帆)

  作者简介

  张帆,北京人艺原艺术处处长(兼《北京人艺》主编)等职。著有戏剧评论集《话剧北京人艺》、《走进辉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12-9 07:59:03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12-9 08:01: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
花鸟鱼虫,就不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31 09:04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