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华夏沧桑——黄土高坡看窑洞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5
标题: 华夏沧桑——黄土高坡看窑洞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唐乾陵――中国一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埋葬在这块黄土地上。这些都已是历史,但那种恢宏犷悍之气仍笼罩着黄土大地。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

    风水:在黄土高原居住环境中,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也影响着村落的选址与布局。按照风水理论,一块吉地大体上要具备这样一些特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有明堂、后有祖山,最好再有“朝山”、“龟山”、“蛇山”。这种理想山势,在平原并不易找到,而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很容易找到这样的“风水宝地”。山西汾西县的师家沟村,就是清代乾隆年间其祖上师法泽看上的风水宝地,遂在这黄土坡上建立宅院,发展成村落的。

    窑洞民居产生于黄土地,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窑洞村落星罗棋布于黄土原下。

   潜藏于黄土下的窑洞与大地融为一体,只有向阳的一个立面外露,俗称“窑脸”。这唯一的建筑立面反映出拱形结构的受力逻辑及门窗的装饰艺术,展示着窑洞的个性。各地窑居者,不管经济条件差别多大,都力求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番。从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历代工匠也都经心血倾注在这唯一的立面上。

    窑洞院落或窑房混合院落的拱形门洞、门楼,一直是传统民居中重点装饰的部位。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宅门可表现房主的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势等。按中国风水观念讲,“宅门”是煞气的必由之路,所以要用镇符镇住煞气,镇符在民间流传最广且最具感情色彩的形式是贴门神。后来演化为年画、楹联等。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6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观张三丰元代遗址,是至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建于元代延祐元年(公元1344年),距今600多年。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7
靠崖式村落:

冲沟村落的特点:一般建在不宜耕种、沟坡较陡的阳面,住户比较分散。沿沟坡层层展开的院落形态空间开阔,顺应山形地势。

陕北米脂县的冲沟村落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8
山西汾西县师家沟清代窑居村落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8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9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9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9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19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0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0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0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1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1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1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2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2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2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3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3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3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4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4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4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5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5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6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6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6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6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7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7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7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7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8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8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8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8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9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9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29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30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30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30
二)下沉式村落:

特点:多以四合院组成村落,户户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成排、成行和成散点式布局。进村不见房,家家户户掩于地下,院落空间封闭、独立。

1.淳化县十里原乡的梁家庄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31
2.山西平陆县槐下村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32
三)经典窑洞

1.河南省洛阳市冢头村刘学诗宅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7-30 16:33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09-7-30 16:50
     感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