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5楼绣痴于2009-06-13 19:19发表的 :
(四十二)
有一年到天津去收点颏,拖了我一个在日本的朋友,他的父亲是天津工商的,人头熟好办事。去了他家,照例是宴请,本来这种礼节性的吃饭是最没劲的,但卫嘴子的名不虚传,刚开口讲到鸟,那老爷子就讲了一段故事:文革刚开始,他们住的大院,搬来一个京城里的老头,那老头一个人,平时不出门,只在家不停的写毛笔字。但每天早晨牵着哈巴狗,提着一笼点颏,迈着八字步,围着大院的围墙四平八稳的散步,对任何人都抱以微笑,无人知道他是谁。某天,来了一批抄家的,从他房里运走了许多书,才有消息说——他和皇帝有亲戚关系。但第二天,他仍牵狗溜鸟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没多长时间。运动来了,他被人天天批斗,狗没了,鸟没了,但老头上午被斗,下午又腰板笔挺衣着光鲜的在围墙边溜达,手里托着空笼,面对斗他的人,他依然抱以淡然的微笑。某天,在一个地方,他听到了一只蛐蛐的叫声,他轻轻的对几个小孩说,谁能逮到这只蛐蛐,他给50元,在当时50元可是一个大数字。蛐蛐逮来了,他没食言给了50元,一下子整个大院都震动了,也没见他和人比斗。但大院里到处都是斗蛐蛐的了。后来,又来了红卫兵说是破四旧,在院里砸了十几把笼子,几十椤的罐子,敲得遍地都是瓦,老头似乎也不太在乎,但就在小将们要砸他的一个水缸,他叫了“放下!谁砸了造孽啊!”这缸原来在日照当头时,放上水可以反射出星辰的排列,国宝啊。但那帮无知者,何等的无畏无惧,照砸!老头没几天就去世了。听了这故事我也欲哭无泪,这老者我想他的鸟艺、虫艺绝非常人所及。他的笼他的罐他的缸,放在现在可能是古董了,就是看看也是福分。那年在天津什么都没收到,只买了两块龙衣布回上海。。。。。
引用第23楼daiming于2009-06-14 16:36发表的 :
拜读了……
引用第0楼绣痴于2009-06-13 13:22发表的 补充(茶馆琐记) :
(四十)
最近越来越喜欢喝普洱了,喜欢它的陈香和带有霉木的气息,仿佛回到了过去,住在亭子间的岁月,每到冬天去澡堂洗澡,走进混堂,那木格子里水汽腾腾,有人泡在大汤中哼哼唧唧,有人在木格上呲牙咧嘴的烫脚鲜,那澡堂的水真像肉汤啊。不过要的就是这又浓又脏的浑水!它可是大补中气,有道是:“头汤面,末汤澡。”说的是江南人,到面馆吃面要最早去,锅水未混,面滑汤清。洗澡要最晚,等澡堂中大汤混如肉汤,有补中益气之功。听过叶天士用毡帽治病的故事吧,就是一个理。洗完,擦干,一杯热茶灌下去,倒头便睡。喝!那个香甜,真南面王不及也。走出门外凉风一吹,胃口开了,精神暴爽,除了不想睡,什么都想。我却在普洱中感受这陈香,是不是喝到了邪门,有点困惑。深夜我依然大口的喝着,读读老碑帖,陶然于这土得掉渣的享受,猛然,电话铃响了,拿起一听,那头小焦连珠炮的叫:“小k,我落膘了,还摔食!哪能办?……”他总是把鸟和自己分不清的,我想应该是他的点颏,落膘摔食了。我说:“噢,是思虫了,不要急,拿条小黄虫引引看,是不是追着吃/!”他说:“是的是的,像不要命了,快讲怎么办?否则,我也要没命了!!!”我慢条斯理地说“一下讲不完,明天吧,早上茶馆见。”他狂叫“四点半你要到茶馆的。”我冷汗出来了,恨不得马上洗把末汤澡。。。。。
引用第29楼宋四爷于2009-06-17 10:55发表的 :
绣痴、打劫、8090、也是对中花功劳大啊!!
引用第30楼傻子刘于2009-06-17 11:02发表的 :
这文中的主人公就是个“绣痴”。多发这样的帖子有助于净化空气。好好好。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