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祭奠革命英烈  珍惜幸福生活------纪念太原解放六十周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日月星    时间: 2009-4-23 17:18
标题: 祭奠革命英烈  珍惜幸福生活------纪念太原解放六十周年
            [font=黑体]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的这一天,早上5时30分,一颗红色的信号弹,撕裂拂晓前的太原城夜空,攻城的解放军部队1300余门大炮齐声怒吼,向太原城墙猛烈轰击,25万解放军兵分12路攻上城头。从清晨五点半到上午十点,经过四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太原宣告解放,盘踞在山西达38年之久的阎锡山政权从此灭亡。
      太原城墙高12余米,上宽6到10米,底宽15米,砖厚2米,每隔百余米还有一个突出部位,全城共有32个突出点,在全国也属于较为坚固的城墙。早在抗战初期的太原保卫战时,傅作义将军就将太原城墙改造成防御工事,抗战胜利之后,阎锡山为保卫太原,又在太原城墙上新建了环绕全城的碉堡和防御工事,将部分区段的城墙掏空辟建出大量的炮兵射口和机枪射口,防御最严密的地段,整个城墙从城根到城头从下至上共有七道火力网。但是,进攻与防御总是难以统一,如同毁于蚁穴的千里江堤,被掏得千疮百孔的太原城墙在解放军强大炮火面前失去了它原有的厚重与坚固。
      值此太原解放六十周年,为了教育我们的后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近日带着孩子来到太原双塔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 太原鸟友    时间: 2009-4-23 17:22
对下一代负责任的父亲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7:49
功打太原------解放战争中最惨烈的城市争夺战
 在太原战役初期作战中,解放军共计消耗炮弹20余万发,平均每个阎军官兵头上落下两发。到了太原战役后期,解放军前线部队又准备了40万发炮弹,一场城市攻坚战的弹药用量,竟然直逼淮海战役这样的战略决战。充足的弹药也给了炮兵部队尽情发挥的余地,仅攻击一个淖马炮碉,就发射炮弹173发;攻击一个大垴山2号碉,调集了5门野炮和3个山炮连、5个迫击炮连;攻击山头要塞一个80平米的阵地,发射炮弹300余发,平均每平米落弹4发。曾听到一些军事研究者探讨“徐进弹幕射击”,他们说,这种广泛使用于历次世界大战中的火力掩护战术在解放战争中并不多见,因为这一战术一方面对炮兵的射击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充足的弹药供应。但是,在太原战役这场城市攻坚战中,却有明确的使用记载,在1949年4月24日的攻城作战中,炮兵部队从5时30分开始对城墙进行破坏射击,破坏射击结束之后开始延伸射击,一共四个距离,第一距离为200米,每炮打3发,第二、三、四距离为100米,每距离打2发,这正是所谓的“徐进弹幕射击”。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7:51
面对解放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阎军炮兵发起了反击,由于他们也拥有强大的炮兵群并且能够自产火炮和炮弹,太原战役成为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炮战之一。徐向前兵团的伤员中,炮伤比率高达83%,这一数字超过了同期的三大战役和济南攻坚战,也超过了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在解放军占据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阎军的炮伤比率应该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7:54
 虽然解放军的炮兵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因为阎军碉堡数量过多,而且有些碉堡异常坚固或是地形比较特殊,有相当数量的碉堡仍然需要人工爆破。战前通过对榆次等地阎军遗留碉堡的实物演习,70公斤硝铵炸药即可炸开致命缺口。在实战中,前线官兵总结出“火力掩护、单兵爆破、小组突击”的攻坚战术,攻取北营西北梅花碉的战斗,就是这一攻坚战术的典型范例。1948年10月9日上午10时,主攻部队将爆破和攻击任务分解,先以3门迫击炮、4挺重机枪将堡外敌人压入堡内,接着,每挺机枪再加两支步枪封锁一个射口,当梅花碉上的10个射口被全部封锁之后,便由爆破手单人爆破,将梅花碉炸坍,突击队员冲锋,仅45分钟即解决战斗,参战官兵无一伤亡。再例如10月10日的武宿飞机场战斗中,主攻部队连续6次单兵爆破,20分钟即把阎军营部驻地大庙和一座梅花碉炸毁,阎军正副营长被俘,固守武宿的26个主碉和周边小碉全部投降。因为解放军无论在人数上还是装备上都已占据优势,能够有效压制阎军火力,所以爆破成功率相当高,并且出现大量零伤亡的战例。但是,流血仍然不可避免,攻打双塔寺东南的12号碉时,就连续牺牲了11名前赴后继的爆破手,直到第12名勇士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后才将其成功爆破。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7:56
10月17日夜,第7纵队独7旅在地下党员的带领下,行军20余里,从秘密小道楔入牛驼寨发动突袭,击溃驻守的保安25团和民卫军,在次日拂晓前攻占了大部分阵地。庙碉也在此刻显露出了它的桀骜与强悍,解放军对它的第一次进攻就伤亡了700余人。从第二天清晨开始,阎军在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连续组织反扑,一天冲锋14次之多。就在这一天,毒气弥漫于牛驼寨上空,新华社、中央社随即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国际公约使用毒气弹。21日,阎军最精锐的第30军和以日本人为骨干的第10总队再次发起猛攻,连续反扑7次,4架飞机轮番扫射轰炸,集中炮火轰击3个多小时,阵地上落弹10000余发,山体为之变形,除了钢筋水泥堡垒外,所有地面工事全部被摧毁,焦土厚达两尺,遍地弹片碎屑,持行爆破任务的战士在匍伏前进的过程中,锋利的弹片划破棉衣在战士们身上留下了道道鲜血淋漓的伤口,一些陷入浮土的战士直到阵亡仍端枪挺立,死不瞑目。经过你死我活的残酷撕杀,双方都伤亡惨重,当天下午,解放军放弃牛驼寨。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7:57
五天之后,经过重新组织,解放军以第7纵队附重炮31门卷土重来,然而,独3旅连续两天的强攻均遭失利,10月31日,7纵以独3旅、独12旅再一次发起猛攻,第二天,又以警备2旅接替独3旅投入战斗,经过殊死血战,终于夺取了除庙碉以外的其它9座主碉。此时,庙碉阵地还有阎军精锐1000余人,其中包括第10总队的一批日籍官兵,信奉日莲宗的团长永富博之指挥他的士兵,敲打着腰鼓,诵读着《南无妙法莲华经》负隅顽抗。难以驯服的庙碉,就象一枚深深嵌入牛驼寨的钢钉,它不仅打退了警备2旅的进攻,甚至连续发起5次反扑,战局陷入了僵持状态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7:58
  双方对峙了9天之后,随着淖马、小窑头、山头等要塞相继陷落,庙碉已是三面受敌,成为一座怒海中的孤岛。11月9日,独12旅再一次吹响了冲锋号,解放军的火炮从不同方向发起轮番轰击,一线步兵甚至向炮兵喊出了“毁灭牛驼寨”的口号,一颗颗炮弹裹挟着尖厉的呼啸飞向了牛驼寨,主要阵地上平均每平方米都要落下数发炮弹,远在绥靖公署也能感受到它痛苦的颤抖,天崩地裂般的震动甚至使陡峭的劈坡崩塌,将7纵隐藏在劈坡下的一个连队掩埋,全连仅 6人生还。先后投入2个团兵力的独12旅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仍然未能攻克庙碉,11月11日,7纵以独7旅接替独12旅向庙碉发动了最后的猛攻。排炮不倒,唯有庙碉,一轮又一轮的轰击之后,碉王依就岿然不动,重炮炮弹在它坚硬的躯体上也只能留下浅浅的弹坑甚至只是一个白色印迹,独7旅改弦更张,决定采用爆破战术强攻庙碉。11月12日,在经过5次攻击、9次爆破,耗用2000余斤炸药之后,终于震塌“地下堡”,将庙碉炸开一道缺口,震昏碉内守军,最终夺取了庙碉。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7:59
历时20余天的牛驼寨争夺战是太原战役中最为艰苦惨烈的恶战,其激烈程度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也是少见的,以至焦土三尺,难以成垒,草木皆摧,树无完株,战士们只能用尸体堆积防御工事,一些参战老兵甚至用“尸体填满了每一条山沟”来形容伤亡的惨重。整个四大要塞争夺战期间,阎军损失22000人,解放军也付出了伤亡16557人的代价。单于安盼断言:打太原牺牲的战士有一半牺牲于庙碉,这一推断虽不准确,但以庙碉为核心的牛驼寨足以被称做太原战役的“凡尔登绞肉机”。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8:02
早在1948年,阎锡山就宣称:“昔日田横有五百壮士,我们有五百基干,要誓死保卫太原,不成功,便成仁。”阎锡山向一名德国YS咨询时,听说纳粹军官在牙齿中暗藏氰化钾毒丸,咬破后可以当即毙命,于是让川至制药厂试制,由于技术问题难以解决,最后配制出五百瓶毒药,阎锡山将它们摆到自己面前让美国记者拍照,并把照片送给司徒雷登和陈纳德等人。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8:03
  信仰也罢,信念也罢,逃避报复也罢,太原城破之时,一批军政官员按照阎锡山“不做俘虏,尸体不与共党相见”的指示相继自杀。其中,特种警宪指挥处的大部分特工人员早在太原解放前夕就已经集中在队部集体居住。解放军攻入太原后,这些特工人员或服毒、或相互枪击,并引燃早已准备好的汽油自焚,其中包括刘建德等一些20岁上下的特警处女职员。与他们一同殉难的,还有部分特工人员的妻子和年仅18岁的晋剧演员王桂燕等无辜妇女。此外,特警处秘书主任范养德等十余人在东辑虎营自杀,太原特警队主任王九如等十余人在后坝陵桥18号队部小楼上自杀,山西省会警察局局长师则程开枪打死自己的姨太太后在柳巷派出所自杀。除了军警人员,自杀的还有一些地方行政官员,据阎锡山突围干部记述,“山西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尹遵党等人自杀于八旗会馆,“平遥县县长”吴春台自杀于歌剧第三院。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8:06
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对太原发起总攻,梁化之在隆隆的炮声中彻底绝望,与阎慧卿在太原绥靖公署地下室服毒自尽,死前命令卫士将他们的尸体浇上汽油焚尸灭迹。就在阎慧卿自尽前夕,由梁化之代笔写下了《阎慧卿至阎锡山的绝命电》,经“山西省政府秘书长”吴绍之润色后交机要处拍发给阎锡山。绝命电全文如下:“连日炮声如雷,震耳欲聋。弹飞似雨,骇魄惊心。屋外烟焰弥漫,一片火海;室内昏黑死寂,万念俱灰。大势已去,巷战不支。徐端赴难,敦厚殉城。军民千万,浴血街头。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妹虽女流,死志已决。目睹玉碎,岂敢瓦全?生既未能挽国家狂澜于万一,死后当遵命尸首不与匪共见。临电依依,不尽所言!今生已矣,一别永诀。来生再见,愿非虚幻。妹今发电之刻尚在人间,大哥至阅电之时,已成隔世!前楼火起,后山崩颓。死在眉睫,心转平安。嗟乎,果上苍之有召耶?痛哉!抑列祖之矜悯耶?”电文中,充满了一位被卷入战争的平凡女性的悲怆与绝望,也蕴含着万念俱灰之后的镇定与从容。据说,阎锡山在上海读过这份绝命电后,泪流满面,悲痛莫名
作者: 秋虫春鸟    时间: 2009-4-23 18:13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鲜血写就的历史,兄弟阋于墙的争斗从来没有中断过,每一次的王朝更迭都会出现一些义无反顾的殉难者。做为兵争要地的太原,总有人在战争的烽烟中与这座城市同生共死,完成他们心目中的涅磐,远的不说,三百年前李自成攻取太原时,几十名地方官员除一人投降外,其余全部殉城。在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年代,这种惨烈的行为尚可理解,但进入二十世纪的近代社会,仍然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集体殉城事件,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作者: 王友朝    时间: 2009-4-23 18:24
革命英烈,永捶不朽!!!万古流芳!!!
作者: 日月星    时间: 2009-4-23 18:42
引用第12楼秋虫春鸟于2009-04-23 18:13发表的  :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鲜血写就的历史,兄弟阋于墙的争斗从来没有中断过,每一次的王朝更迭都会出现一些义无反顾的殉难者。做为兵争要地的太原,总有人在战争的烽烟中与这座城市同生共死,完成他们心目中的涅磐,远的不说,三百年前李自成攻取太原时,几十名地方官员除一人投降外,其余全部殉城。在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年代,这种惨烈的行为尚可理解,但进入二十世纪的近代社会,仍然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集体殉城事件,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学习的好教材,收藏了!读了以后,眼前便浮现出“集结号”的情景!我当时看完“集结号”身受感动,泪流满面!!
作者: 眉约春娇    时间: 2009-4-23 19:15
大意之帖!大益之举!!感谢兄弟好贴!!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4-23 19:43
引用第13楼王友朝于2009-04-23 18:24发表的  :
革命英烈,永捶不朽!!!万古流芳!!!

作者: 喜鸽爱鸟    时间: 2009-4-23 19:43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 峡山散人    时间: 2009-4-23 20:53

作者: 老烟斗    时间: 2009-4-23 21:20
好帖就要顶!         
作者: 冰壶秋月    时间: 2009-4-23 21:47
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全贴看完!谢谢平哥。
请问为烈士献花的年轻人是~~~??
作者: wwzfkj    时间: 2009-4-23 22:07
了解历史,珍惜今天。
作者: 逍遥月色    时间: 2009-4-23 22:21
好贴!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才换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09-4-23 22:24
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者: 日月星    时间: 2009-4-24 09:25
引用第20楼伊斯坎德尔于2009-04-23 21:47发表的  :
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全贴看完!谢谢平哥。
请问为烈士献花的年轻人是~~~??
我儿子,学习不用工,所以叫他接受再教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者: 巴特尔    时间: 2009-4-24 10:58
向革命英烈致敬!
作者: 老戴、daiming    时间: 2009-4-25 19:22
象为新中国解放牺牲的革命英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 若菡    时间: 2009-12-21 16:07
    
作者: 西山王    时间: 2009-12-21 16:41
ming铭记为共和国捐躯的英烈们,英灵永垂千史.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21 16:44
为信仰逝去的应该敬重   
作者: 海空司令    时间: 2009-12-22 13:5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 宋远贺    时间: 2009-12-22 17:1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