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郑板桥精辟读书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15 12:15
标题: 郑板桥精辟读书论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和文学家,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与读书治学中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勤于读书,精于读书,是作文进益之道。

   宜广泛涉猎

  《板桥自叙》中说:「爱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说薄之类,靡不究览。有时说经,亦爱其斑驳陆离,五色斑斓。」板桥在教谕儿子郑麟的书信中指出:「惟单读时文,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

  板桥回顾自己的苦读情景说:「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他曾经赞颂孔子阅读《易经》竟至「韦编三绝」,对这部书的「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板桥也多次推许苏东坡「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与「不求甚解」商榷

  读书不仅要勤奋,而且要精细。板桥说:「读书以字字咀嚼,潜心探讨,不放过一字一句含糊过去为止。」他很不赞成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作法,认为在读书的方法上「最是学他不得」。

  板桥以司马迁名著《史记》为例,认为在全书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他强调指出:「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段耳。」

  励志勤读,择要精研,则作文必然自进。板桥在批阅了杭州余生所作的《壮游诗草》后,覆信指导说:「愚意此后五言宜读陶渊明,七言宜读杜少陵、苏东坡,再加以一番磨炼功夫,将来多少有些进益也。」板桥曾经评论虞世南等人物,由于他们「平生书不再读」,因此,「迄无佳文」。


    提倡簿记摘录

  读书应当订立计划,坚决执行,板桥写信诲麟儿,提出严格的要求:「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现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

  板桥还非常重视读书笔记。他寄信示儿说:「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句册,作文时宜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在另一封家书中,板桥指点麟儿,读书时发现「书要紧处,摘录读书日记簿。有费解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

  板桥关于读书的论述可谓精辟独到矣。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4-15 12:27
学习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9-4-16 11:25
板桥关于读书的论述可谓精辟独到矣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