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真诚友道: 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15 08:31
标题:
真诚友道: 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友谊、需要朋友的。如果一个人得意的时候没有人为你喝彩,失意的时候没有人为你叹息,遇事举棋不定的时候没有人为你参谋,身临险境的时候没有人为你棒喝,那么,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孤寂的人生,而孤寂是人生最严酷的刑罚。
如果你能真正交上一个值得自己信赖的、可以把自己的肺腑之言倾吐给他、可以把自己的生命都托付给他的朋友,你就是等于拥有一座永远也采不完的金矿,你就是人间最富有的人。
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还想接着引申下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为,多施于人;己所不能,少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开篇语
《列子.杨朱》篇中一句名言:“
吞舟之鱼,不游支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能够把一个大船都吞下去的大鱼,它的目标不是在小河里游、支流里游、浅流里游,它是要游主流、游大海的。高飞的鸿鹄,它是不愿意在低矮的、污浊的池塘中栖息的。人也要有一种精神,有一种理想的追求。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在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崇尚友谊,珍惜友谊”。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开篇第一条是什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也君子乎
”。这就是著名的“三不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中国友道观中影响最深远、最有名的一句名言。
中国古代的友道观和传统儒家的思想核心是紧密相关的。儒家的思想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仁”。孔子和孟子说“仁者爱人也。”
儒家友道观的影响非常深远,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7年),在他的一篇名为《少司命》的诗歌中说:“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悲伤中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朋友之间生生的离别,快乐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新认识一个好朋友。把新认识新结交一个好朋友,作为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反映乐儒家的友道观。
中国人非常重视友道。在《周易.系辞》中,有这样一句名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思是说,两人要是同心协力,力量足以折断金。这个金不是指黄金,而是指金属,当时指青铜。同心人之间说的话,其味就像兰花一样芬芳。武侠小说中常有“义结金兰”、“金兰之交”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交友以诚,诚笃真挚】
中国人很向往真正的知心朋友。当然,向往是一回事,在生活中真正的知心朋友却是很难得到的。就像李白说的
“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
又像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在“三言”中说的
“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真正的知音能又几个人呢?就是说真正的好朋友是不容易得到的。
交友之道贵在真诚。这个诚,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认为诚就是真,真实无妄。孟子说:“天到思诚。”大自然只有真实无妄,才能够化生万物;人道也应思诚,人只有真诚才能够团结一致,成就事业。所以“诚”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的。荀子说:“
君子养心,莫善乎诚
。”养心,即修养自己的良心。修养自己的心性,最好的莫过于真诚。在《大学》中儒家有一个著名的人学公式,是说一个人一声要想成就伟业,要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诚意”、“正心”是两个重要的链环。
朋友间应该真诚相处,不要把自己藏得太深。你把自己藏得太深,就没有人和你交朋友了。
一个人如果襟怀坦白,很诚实,那是一个有力量的表现,是一个充满自信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人格内在光辉的外在展现。
以诚待人,与人为善。
司马迁在写《史记.邹阳列传》时说,朋友有两种:“
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
。”“白头如新”就是交往几十年,连头发都白乐,但见面的时候还是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还跟新见面一样。有的人“倾盖如故”,盖,就是古代马车的车盖。我的车子从这儿开过来,你的车子从那儿开过来,相遇到一起停下来,车盖相倾,才几分钟就成为很好的朋友。“白头如新”,就是因为没有敞开心扉,不真诚。“倾盖如故”,就是因为真诚,一下子缩短了人生空间上、时间上的距离。所以,真正的友谊,不在于空间的远近,也不在于时间的短长。
我们交朋友就是要交一个真诚的朋友,真诚到什么程度呢?真诚到我们常说的“
情重不言谢
”,“
大恩不言谢
”。朋友间能够真诚到不说谢,那是很了不起的。著名学者张中行有一个穷困潦倒的朋友,每逢年节,张老都会给他一些钱,但他这辈子也没有对张老说过一个“谢”字,张老仍然把他当做生平最好的朋友。记者白岩松采访中曾就此事问过张老,张老沉思乐半晌说:“
能交到两个永远不说谢的朋友很不容易,人生能够交这样几个朋友最好。你得到人家的关照不说谢,人家得到你的关照也不说谢。心里面就应该是这样子......”
朋友间能够做到不说谢,表明心灵间是没有什么距离的。
多年前听过我课的一个学生下海做生意,曾经在一起吃过饭,喝酒时他对我说:“程老师,我下海这么多年,对人生有了深切的体会。我认为
有三种人不可以交朋友
。“
第一种人是不孝顺父母的人
。”对此我百分百赞同。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他能对你真心好吗?他说“
第二种人是在商海里从来没有上过当、受过骗的人”
。为什么?这人太精明乐,他常在海中游,愣是不喝水,你说你能斗得过他吗?对于这一点,我有所保留。“
第三种是和朋友在一起,从来没有喝醉过的人”。
我虽然不能完全同意这种说法,但这里面有真理的颗粒。在真诚的朋友面前,哪能不喝、哪能少喝、哪能不喝醉呢?女士们,要是你的先生偶尔喝高乐,不要太责备他。有时候喝高乐,是因为朋友太真诚,你下不来啊!
后来,我又给他加了一条:
喝朋友在一起,每喝必醉的人也不可交
。每喝必醉的人那就是没有把握“度”的能力。人生的智慧体现在哪里,智慧喝聪明就在于对“度”的准确把握。人生有千千万万个“度”,人偶尔的失度是可以理解的,但经常失度则说明这个人缺少自我克制的能力。
【交友以信,一诺千斤】
“一诺千金”出自《史记》中的《季布列传》。文中记载季布这个人恪守诺言,所以当时人们说“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论语》中说“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诗人李白也非常讲究信用、恪守诺言。他有这样一句诗:“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男子汉大丈夫在一起喝酒,三杯酒喝下去以后,与吐出口的诺言相比,五岳之倾也变得轻了。男子汉大丈夫诺言要重于五岳!信守诺言,是人与人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正因为要守信,因此,你在答应朋友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学会“慎言”。慎言,就是你得认真地思考一下你的力量能不能达到,如果你尽了全力,怎么也不能达到,你就不要轻易地答应朋友。“
轻诺者,必寡信
”。一旦答应了别人,必须百折不挠地去兑现自己的诺言,诚所谓“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
【平等交友,宽容待人】
先讲一个平等意识,从生命的本意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平等地赤条条一丝不挂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后又平等地一根稻草也不带地离开这个世界。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平等享受的一个权利。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苔》,是歌颂青苔的
“白日不到处,青春怡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青苔开的花是非常微小、简陋的,而牡丹花是非常高贵、美丽的。但是在诗人眼中,那至微至陋的苔花。和至贵至丽的牡丹花,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它们同样拥有脚下那自由生长的一寸土地,同样向大自然释放着自己的生命热情!
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既没有必要盲目去仰视朋友,也没有必要毫无自知之明地去俯视朋友。徐悲鸿有句名言:“
人不可有傲气,不可无傲骨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有意识地向你炫耀他有知识,就等于告诉别人他是无知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傲骨,他就是精神上的软体动物,永远只能匍匐在别人的脚下。
在朋友的交往中,
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不要把自己藏得太深,不要轻易地报复别人。人与人之间不可不设防,不可太设防
。尤其是不要老想着算计别人。老想着算计别人的人活得最累,活得最不值。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的个体,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人生弹指而过,何必要去算计别人呢?一个生命的个体为什么老想着去加害另一个生命个体呢?如果相反,一个生命去温暖另一个生命,他又回过来温暖你,这样我们的生命不是非常美好吗?所以我认为孔夫子有8个字,可以使我们受用终身,那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我还想引申开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为,多施于人;己所不能,少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宽,这个汉字本意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屋宇广大;一是指衣衫宽绰。把这个“宽”字用到社会当中来,就是指一个人要有度量,要能够容人容物。请朋友们记住宽容也是一种美德!如果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灰尘似的,你容不得朋友的一点小小的非本质的失误,那么就永远教不上真正的朋友,因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容,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佳境。
【交友以恒,盛衰不易】
时间和岁月是友谊最好的试金石,是生活中很多事情的试金石。我们说,真诚的友谊可贵之处在于一个“恒”字,持之以恒,不易盛衰改节,不以存亡易心。一副对联叫做:“
友如画竹终须淡,文似看山不喜平
。”交朋友就要像画竹一样淡淡不断,写文章就像看山一样奇峰拔起,曲折跌宕。这里的“淡”取自《庄子》终的一句名言:“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这里的“淡如水”不是如水之淡而无味,而是如水之淡淡不断长流。“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之交就如同醴酒一样,喝下去很甜,喝喝就晕了。所以君子“淡以亲”,君子淡呀却一天比一天亲密;小人“甘以绝”,小人甜呀却很快就晕了。俗话说“
为人贵直。为文贵曲。
”为人可贵之处在于正直,为文可贵之处在于曲折。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写的,题目叫做《交论》:“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这是说以权势和利益来相交,是难以经历远久的。君子相交,应该是“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就是说温暖的春天来了,也不是繁华似锦,经历困难友情也始终不变。经历了危险和平坦的考验,友谊更加牢固。
中国友道观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
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
”;“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念
......”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09-4-15 08:53
好文章,佩服!君子之交;温不增华,寒不改叶。
现实生活中对别人好,处处为大家着想,肯定会得到回报!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9-4-15 09:45
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作者:
南湖烟雨
时间:
2009-4-15 09:50
肺腑之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