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是什么支撑着秦国在近二百年历史岁月里从不间断地发展壮大?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15 07:16
标题:
是什么支撑着秦国在近二百年历史岁月里从不间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是骄傲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直到一百五十年前还是鸟瞰世界的。
但是中国人真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吗?说出一个来,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敢保证自己真正了解——秦国和秦始皇。
自从开始接触历史,就知道历史上有秦始皇这么一号人物,不过他的形象很负面——暴君,焚书坑儒,包括他的长相。直到后来看了毛***对他的评价才开始更深入的了解秦始皇及诞生了他并因他而显赫的秦国。
应该说秦国的法家治国路线在后世儒家的贬斥下,被抛弃中断了。虽然后世帝王没有彻底地抛弃秦皇的律法和政治制度,但是这种继承更多的是因为统治者希望秦皇的律法能够为他们所用来统治国家和人民。但是对于秦始皇以及秦国的治国核心——依法治国,注重科技——则尽皆抛弃了。
秦国依法治国注重科技有什么成绩?统一六国这是谁都会提到的。在下认为下面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也是被后世彻底抛弃了,以致影响到了中国的发展。
1、各位有没有注意到兵马俑的制作上所表现出的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秦国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从士兵所需要的各种装备都能够以统一个标准生产。秦国统一六国后的通车轨建驰道更是在标准化生产的体现。
2、 秦国人崇尚法律,严格按照法律行事并无怨言。秦国人以尊法为荣。而山东六国的人则更习惯散漫的个人随性的生活。统一后,主要还是六国的人在遵守法律方面问 题最多。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为什么就那么轻易地就死呢?原因就在于在他看来遵法大于一且,更大于自己受了冤屈。他愿意以自己的死维护法律的尊严。秦国没有出现山东六国那样的官员贪污腐败。山东六国的高官们为了私利拼着性命收受贿赂贪污腐化任人唯亲。这是秦国人遵守法度,克己奉公的表现。
刘邦建立汉朝,抛弃了上面两点,实行黄老的无为而治以及后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黄老学说高唱无为而治,极端鄙视科技。儒家则片面强调所谓的仁政,对科学技术也取蔑视的态度。这极大的影响多了后世中国在法治和科技上的发展。想想西方人及政府对科技发展得激励作用以及西方人的遵法精神,就可以知道中国的欠缺了。
黄老学说和儒术都鼓吹自己亲民施行仁政。其优点,论文章堆积如山。但是其中的问题,说得人就很少。
首先,但是其结果是国家法都会发生因人而异不能一以贯之的问题,最后形成了“人治”天下的问题。回顾秦国崛起的二百年,商鞅变法时立下的法律在其横遭车裂之刑后仍任得到了认认真真地贯彻执行和严严格格地遵守,保证了秦国能够从弱小的化外之邦崛起成为统一六国的天下雄主。可惜遵法守法的传统没能在全国普及,不然中国人的法律意识会成为中国人的一条大根。
第二,自汉以后,科技虽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并没有得到统治阶层的尊重。一个“奇 技淫巧”的评语就把科技的重要性给彻底抹杀掉了。直道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高大陵墓还都是帝王将相的,没有任何科技人才的,除非他后来做了官。中国的科技在宋明两朝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一旦失去了皇权的庇佑,它们就走上了末路。郑和巨大船队包含了多少高科技,但是不幸在仁宗时停下西洋,更在宣宗之后被统治集团里反对下西洋的人把所有资料都给毁灭掉了。到了清朝更是一味强调农业,连明朝的科技都没有继承下来。一八三九年英国就那么几炮就把道光皇帝给轰的软趴了。
到了这时,中国人才迫不得已地向外寻求法治和科技。而在历史上这些曾助佑了中国的强盛而之后就又被中国人抛弃了。
中国的文艺界精英们演绎了太多的清宫秘史,而对奠定中国根基的大秦帝国却不愿意触摸。难道他们还在惧怕秦国的法律和科技吗?或者说他们对秦国的以往知之甚少无从插嘴吧。
假设扶苏继位,中国会怎样发展?可以肯定地是“法治”和“科技”将根植于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9-4-15 09:35
“法治”和“科技”将根植于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