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军统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8 07:21
标题: 军统简介
军统(局):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
       前身为1927年建立的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8年创立的“蓝衣社”( 又名复兴社特务处,一说为1932年4月建)。1934年4月,蒋介石将南昌行营调查科与蓝衣社特务处等合并,成立军事委员会特务处,由戴笠任处长。1937年4月,蒋介石重组特务机关,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陈立夫兼任局长。“军统局”内设两处,第一处负责党务调查(即后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的前身),由徐恩曾任处长;第二处为特务处,戴笠担任处长。1938年9月,第二处升格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仍由戴笠掌管,主要内设组织有军事情报处、党政情报处、电讯情报处、警务处、惩戒处、训练和策反处、特种及心理作战处、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等。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1943年军统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共同组成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从事了搜集敌方情报并对敌施行恐怖活动,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起了积极作用。1946年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
       “军统”在其最鼎盛的时期,拥有特工以及各类准军事的交通警察大队共约10.2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势力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BIS一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同时也是电讯破译技术最先进的情报机关。而那时,CIA前身美国战略情报署(OSS)不过才刚刚起步而已。
       在全面抗日战争中,军统特工深入沦陷区,制造针对日军的恐怖活动,而隶属军统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寇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寇和汉奸,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军统先后策划了对唐绍仪(1938年接受日军邀请出面组织“政府”)殷汝耕(组织‘华北自治政府’的大汉奸)、季云卿(上海青帮‘通’字辈大佬,汪伪‘76号’后台老板)、汪精卫、周佛海等大汉奸的刺杀行动。尽管这些行动并未全部成功,但无疑有效地震慑了投敌叛变人员。对日情报工作的军统“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6处)的池步洲,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5天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抗战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18000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为45000余人,其他附属人员牺牲者更众。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4-8 16:31
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