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武则天真实面貌能否复原 千古之谜待后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2 14:27
标题: 武则天真实面貌能否复原 千古之谜待后人
 

  乾陵远景(资料照片)

  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陕西乾陵等帝王陵墓暂不发掘,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它们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

  作为大周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乾陵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典范,对它的发掘与否始终是文物考古界和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陵墓里究竟有些什么宝贝?

  在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它凿山建穴,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两朝皇帝,合葬一室,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我国政府在1957年就公布乾陵为“陕西省第一批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又将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拨专款对整个陵园进行维护与修葺,至2004年底,乾陵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0万人次。

  然而,人们在乾陵司马道下车,看到的只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皇家陵园,地宫在哪里?陵寝又在哪里?几乎所有的访客游玩之后,都会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怅然而归。人们关注的是,陵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武则天、唐高宗的遗体还能不能见到?会不会出现像湖南马王堆那样的千年女尸?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尸骨,借用现代技术复原,能否也让人们重见武则天的真实面貌?这其中隐藏的谜团太多了。

  发掘条件是否已经具备?

  乾陵的考古发掘条件是否已经具备,一直是有关专家的争议焦点。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石兴邦认为,40多年来,考古界对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发掘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发掘工作。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教授宿白认为,对祖先留下的东西要慎重。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丝绸,至今仍存放在冰箱里不能拿出来示人,不是足以说明保护条件不过关吗?

  有专家认为,原有的考古工作尚未做好,如对乾陵的三座大型陪葬墓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了发掘,但其发掘报告至今未出;现在中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文物考古部门理应集中力量对地面、地下进行调查、勘探、随工清理,把基建工程所在地的文物保护好。

  开发优先还是保护优先?

  帝王陵寝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自然会激起开发的兴趣,保护和发掘之间的争论也从未止息过。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发掘定陵,工作人员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了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然而,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像树皮一样,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也被红卫兵焚毁。直到30多年后,发掘报告才告完成。此后,我国再没有批准过对帝王陵寝进行发掘。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占明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发掘乾陵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时任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喜欢唐文化的武伯伦率先倡导,但最后被周恩来总理否决。陕西省还曾于1986年、1994年提出发掘乾陵;2000年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又有人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计划。对这些计划,国家文物局都没有同意。

  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不主动发掘”的原则,文物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周魁英表示,既然国家文物局已经明确表态不发掘帝王陵寝,陕西会自觉执行国家的规定,待时机成熟后再作打算。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4-2 14:33
真想看看里面有些什么陪葬品  
作者: 丰-翎-堂    时间: 2009-4-2 16:58
想看看
作者: £凡尘£    时间: 2009-4-2 17:06
引用第2楼丰-翎-堂于2009-04-02 16:58发表的  :
想看看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09-4-2 21:17
原封不动放在那里是古迹,是历史又是财富。何必对古人的陵墓那么感兴趣!
一个北京明朝十三陵的定陵还不够吗?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