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4月2日】历史上的今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2 08:59
标题:
【4月2日】历史上的今天
【4月2日】历史上的今天
大事记
1453年——土耳其军队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战役持续到5月29日)。
1917年——美国国会首次出现女性议员,来自蒙大拿州的珍妮特·拉金。
1949年——中国妇女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
1950年——中央戏剧学院成立。
1953年——第一次普选人民代表。
1962年——周恩来提出国民经济要调整。
1979年——总政开始平反冤案。
1982年——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接受1982年“但丁国际奖”。
1984年——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议正式接纳我为联盟成员。
1992年——中国与阿塞拜疆建交。
1995年——中国同波黑建交。
1999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FY判处抢劫并杀害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气象局名誉局长邹竞蒙的凶手马可、江涛死刑,韩树龙无期徒刑。
2003年——王家瑞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2007年——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出生
1614年——中国清代豫亲王多铎出生。
1805年——丹麦作家安徒生诞辰。
1827年——英国画家威廉·霍尔曼·亨特出生。
1834年——法国雕塑家,美国纽约著名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出生。
1840年——法国作家左拉(1840—1902)出生。
1872年——中国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张澜(1872~1955)出生。
1877年——中国外交家颜惠庆出生。
1890年——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军委会参谋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何应钦出生(1987年去世)。
1912年——中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侯学煜(1912—1991)出生。
1932年——黄周汝吉,原籍台湾的美国科学家。
1975年──冯家亮,澳门法律界人士。
1978年——尼克·贝尔格,美国商人(2004年去世)。
1978年——陈紫涵,中国女演员。
1979年——应昌佑,香港歌手。
1979年——戴娆,中国演员。
1980年——胡竣杰,台湾棒球选手。
1981年——陈家鸿,台湾棒球选手。
1982年——刘天佑,中国射击队队员。
1983年——陈昭颖,中华职棒选手。
逝世
719年——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
1872年——美国科学家,电报发明者莫尔斯逝世(1791年出生)。
1928年——美国物理化学家理查兹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1868~1928)逝世。
1974年——法国前总统乔治·蓬皮杜(1911~1974)逝世。
1975年——中国**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1885—1975)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1976年——中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马溶之逝世。
1983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台北病逝,终年84岁。
唐代的一次拔河比赛(710年)
《封氏闻见录》中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景龙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后中宗在长安梨园球场观看了中央政府机构的一次拔河比赛。参加者有“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三品以上并请学土等”,比赛双方的情绪很高,争夺十分激烈 。
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719年)
大祚荣(?——719),韩鞨粟末部人。唐灭高丽后,大祥荣与其父乞乞仲象率部众徙营州(今辽宁朝阳),公元696年契丹破营州,于是渡辽河东走,保靺鞨故地,至太白山(今长白山)东北的奥委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占据东牟山(今吉林敦化县附近六顶山)筑城自固。
公元698年自称震(振)国王,建震国。将高丽余众、味幅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遣民都为编户。后中宗时遗子入唐。
713年(先天二年),唐册封大柞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自此去靺鞨号,改称渤海。大祚荣对渤海族的形成和渤海国的建立、发展与加强同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渤海辟地2000里,南与新罗以泥河(今朝鲜龙兴江)为界,东至日本海,西接契丹,北达黑水靺鞨。
719年4月2日(唐开元七年三月初八日)大祚荣死,唐遣使吊祭,说高王,其子大武艺袭封。
丹麦童话家安徒生诞生(1805年)
1805年4月2日,丹麦作家安徒生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
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问世。1833年他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
安徒生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豌豆上的公主》、《园丁和主人》等等。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1919年1月号就刊载过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丹麦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故居
安徒生的作品《皇帝的新装》插图
安徒生的作品《埃格内特和美人鱼》插图
安徒生作品中的译本封面
丹麦出版的《安徒生传》封面
丹麦哥本哈根郎格宁海滨的鱼美人塑像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2 08:59
美军开始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1945年)
第二次大战后期,为了最后摧毁日本的经济力量和瓦解日本的军心,美国加紧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
1945年4月2日起,美军于2日、13日、15日、17日、18日、21日、22日、28日、29日等日,由美国战略空军第20航空队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编队袭击了东京、横滨和九州南部的日军机场和其他目标。5日,美海军第5舰队的舰载机空袭了日本九州。
至战争结束时,美国对日本本上轰炸共进行81次,达1.4569万架次,投弹14万吨。从而加快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崩溃。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欧洲盟事最高司令部(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成立的军事集团。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日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进行“集体防御”。该组织总部设在布鲁塞尔。主要机构有各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和各国参谋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同时设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设有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海峡(英吉利)盟军总司令部、加美地区盟军计划小组等。
其中1951年4月2日成立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历任最高司令均由美国人担任,第一任司令是艾森豪威尔。
法国总统蓬皮杜逝世(1974年)
1966年3月25日,戴高乐夫妇、蓬皮杜夫妇和英迪拉·甘地在爱丽舍宫前。
蓬皮杜,法国总统,1911年7月5日生。“二战”前任教师。1944-1946年为戴高乐的私人幕僚。1959年1月戴高乐任总统后,他任宪法委员会委员。1962年开始任法国总理,以后连续领导三届政府,连任总理6年多。1969年戴高乐辞职后他当选为总统,继续戴高乐的政策,大体上获得成功。
1974年4月2日病逝。
蓬皮杜夫妇是非常亲密的一对
蓬皮杜夫妇在爱丽舍宫
1970年,蓬皮杜夫妇参加美术展览
董必武的逝世日(1975年)
今天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1886—1975)的逝世日。
董必武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解放以后,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董老对青少年寄予殷切的希望。1959年,他作了一首诗送给全国的中学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诗的头两句是说学习像在逆水中行船,一定要用力撑,一篙松劲就会后退“千寻”。诗的后两句是讲要爱惜时间。“此日足可惜”是唐朝文学家韩愈的诗句。第四句用“惜秒阴”来强调时间的可贵。董老这首几十年前写的诗,在今天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中,仍激励着我们发扬不松劲,惜秒阴的革命精神。
英国、阿根廷“马岛之战”开始(1982年)
被击沉的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马岛之战”系英国与阿根庭为争夺大西洋上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面进行的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由2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19万平方公里,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人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都称对该岛拥有主权。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4000多人占领了马岛首府斯坦利港,战争爆发。
7日,阿根廷宣布该岛为阿根廷第24个省。英国在4月2日召开了3次内阁紧急会议,宣布与阿根廷断交,并于4月5日派遣特混舰队开往马岛。阿根廷亦成立南大西洋特别战区司令部,双方进行战斗。
4月25日,英军攻占南乔治亚岛,开始外围战。
5月1日,英军击沉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6月13日,英军地面部队在海空军支援下分三路向斯坦利港发动进攻。
14日,阿军投降,战争结束,但两国关于马岛实权的争端,仍未解决。
英国与阿根廷为福克兰群岛的归属爆发了战争
阿根廷派遣军队进入福克兰群岛。英国集结的庞大的特遣部队也向南大西洋进发。
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设菲尔德号”被击沉
驻守福克兰群岛的英国皇家陆战队被阿根廷军队击溃
巴金获“但丁国际奖”(1982年)
1982年4月2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会长巴金获得了1982年“但丁国际奖”,将此奖颁发给巴金是为了表彰他在文坛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丁国际奖”是1979年意大利学院为纪念意大利中世纪伟大诗人但丁而设立的荣誉奖,每年评选一次。巴金获此殊荣,表明了他的文学成就被肯定,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1983年5月7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访华期间,在上海亲自授予巴金法国最高荣誉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并高度赞扬巴金,称他为“大师”、“不朽作家”、“著述不倦的创作者”、是“本世纪伟大的见证人之一”。
1984年10月,巴金被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90年9月3日,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亚洲文化奖特别授奖仪式上,授予巴金国际著名文化人士奖。当收到500万元奖金时,巴金决定将钱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当时正在筹建的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这充分证明了他曾说过的话:“既然活着,要活的有意义。生命不是单单领取,生命在于不断的给予”。
张大千病逝(1983年)
张大千
张大千及其画作
张大千是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国画家。刀世纪狈年代,美术界有“南张北齐”的说法,“齐”是齐白石,“张”就是张大。
可是他对自己取得的艺术成就并不满足。1941年,他四十二岁的时候,带着全家,千里迢迢,从四川重庆来到甘肃敦煌。当时,莫高窟——这座祖国艺术宝库还很少为人了解,这儿是一片荒凉。张大千带着十四岁的儿子把敦煌的几百个洞窟都编了号,洞里有什么壁画。雕塑都详详细细地登记了下来。他还临摹了大量的壁画。
张大千在敦煌生活了两年多。后来,他把临摹的壁画作品在西安、重庆和成都举行了展览,引起很大的轰动。人们称他是“开拓敦煌艺术的中国第一人”。从此,张大千的国画也出现了新面貌。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大千去印度讲学,以后就长期居住在国外。但是,他时时刻刻都怀念着祖国:他讲话)只讲四川家乡话;穿衣,只穿中国的长衫。1968年,张大千创作了巨幅画卷《长江万里图》,他把滔滔长江两岸美丽的景色,描绘在近二十米的长卷上,气势雄伟。
1983年的今天,张大千病逝。
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行(1984年)
1984年4月2日,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山东举行。
这一天,从地球的西半边和接近南北极的两头都有人来,他们说怀着朝圣的心情来访问风筝的故乡。这是一次充满欢乐、美感、友情的盛会。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沐浴着童年的天真,把他们的创造、向往、爱恋,一齐抛上天去,起飞吧!
最为壮观的是开幕以后的下午,在离潍坊市50里外的白浪河水库大坝上,从老远就看见黑压压连绵800米的一座“人山”,对面,隔着干枯的河床对岸,又是一片“人海”,估计有10万人以上。他们从四乡几十里外早早来到这里坐定。只见如地毯的底色黑蓝服装的男人群中,现出红、绿、黄色鲜亮的点点片片的繁花,那当然是盛装的农村妇女和孩子。
这儿不像在体育场,没有门票和入场的拥挤,没有主持人的主席台和广播喇叭,没有人叫嚷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然而十万人的广场秩序井然……蓝蓝的天上,飞翔着来自国内的和国外的五彩缤纷的各式风筝,展开一场无声的竞赛。
风筝是智慧的产物。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木鸢”(木制风筝)。木制之后,又有纸制,称“纸鸢”,至五代,则出现了风筝。据《询刍录》说:“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可见风筝之得名,乃因其上装有鸣器,发声如筝,悦耳动人的缘故。亦可见制作之工,是越来越巧了。
风筝曾是战争的工具。
古人放风筝,岂独游戏而已,它还有个“放晦气”的讲究呢。《红楼梦》第七十回,描写大观园众芳和宝二爷赋柳絮诗,忽然窗外竹梢上挂住了一个大蝴蝶风筝,黛玉要丫头送走时说:“可是呢,知道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经黛玉一说,丫头们便把各人的风筝搬出来去放。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但它也从反面说明了人们是不要晦气而喜吉利的。
唐代诗人高骈作的《风筝》一诗流传久远:
夜静弦声响碧空,
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
又被风吹别调中。
清代郑板桥也作过风筝诗:
纸花如雪满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
好将蝴蝶斗春归。
明代徐渭曾作《题风筝画诗》: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邓拓曾作《风筝》一诗:
鸢飞蝶舞喜翩翩,
远近随心一线牵。
如此时光如此地,
春风送你上青天。
60多年前,鲁迅先生写了著名散文《风筝》。在鲁迅的笔下,风筝乃是春的使者,又是儿童最喜爱的玩物:“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10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然而,由于“我”认为放风筝“没出息”,竟然把兄弟手扎的一个蝴蝶风筝折断了,踏扁了,干了一件“精神虐杀”的蠢事。
如今许多国家的风筝都在利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和新材料新技术创出新纪录。如新西兰朋友在座谈会上介绍,他们已研制出强塑料管和纸,应用在风筝上又轻又结实,不需要八级风也能把房子大的风筝送上天。还看到美国的录像片介绍,他们也试过顺着风筝线“送饭儿”上去,但那不是画的嫦娥,而是活人运动员。
由于潍坊国际风筝会连年举办,已使该地的风筝名扬四海,在1988年的国际风筝会上,潍坊被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国的风筝界知名人士推举为国际风筝都,并开始筹备成立国际风筝联合会。据介绍,这是第一个由我国发起、组织并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体育组织。
目前,风筝会已举办了15届。
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议正式接纳我国为联盟成员(1984年)
1984年4月2日,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举行第134次会议,宣布正式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该联盟的成员。他的这一宣布,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然后,大会主席、苏丹议长伊兹丁·赛义德先生邀请以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参加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会议。当中国代表团在热烈的掌声中进入会议大厅时,与会国家的一些代表同耿飚握手,祝贺中国人大代表团加入各国议会联盟。
接着,赛义德主席致辞说,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也是各国议会联盟保持平衡的一个因素。他还说,“中国代表团加入各国议会联盟并参加活动将起重要作用。”
各国议会联盟成立于188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成员都是西方国家的议会。战后,大批亚、非、拉国家的议会参加了“联盟”。
“联盟”设有大会、理事会、执委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大会每年春、秋季轮流在会员国首都召开。大会下设5个委员会,即:1、政治问题、国际安全和裁军;2、议会、司法和人权;3、经济和社会;4、教育、科学、文化和环境;5、非自治领土及种族问题。
理事会由每个成员国的两名议员,即参加大会的代表团长和另一名代表组成。理事会主席任期3年。
执委会讨论常务工作,任期3年。理事会主席是执委会的当然成员,并担任执委会主席,其余10名成员由大会从“联盟”理事会理事中选举产生。
“联盟”秘书处设在日内瓦。秘书长经选举产生,任期5年。
“联盟”的接纳程序是,秘书长收到有关国家议员团的正式申请加入的函件后,提交“联盟”执委会研究、通过后,再提交理事会讨论。理事会通过后,该国的代表团即可参加理事会和大会。
议员团可由参加“联盟”成员国的全体议员或部分议员组成。议员团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及秘书、司库。议员团应制订章程。议员团的成立、成员数目、领导成员名单、章程等,均需送交“联盟”秘书长,作为申请加入文件的组成部分。同时,还需提出议员总数和全国人口总数,以便计算投票数。
“联盟”每个成员国有8票表决权,另外可再按国家的人口数增加票数。人口在3亿以上的可增13票。如50%以上的议员参加议员团,可再增加两票。我国代表团如按全体人大代表都参加,即可有23票表决权。
阿拉法特出任巴勒斯坦国总统(1989年)
1989年4月2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在突尼斯召开会议,会上一致选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亚西尔·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年生于耶路撒冷,本名穆罕镇德.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早年在加沙上学时,他的老师为纪念死去的战友亚西尔,给阿拉法特取了现在这个名字。
二次大战以后的中东地区风云多变,许多政治家在这个舞台上来去匆匆,而阿拉法特近年来始终却活跃在这个舞台上,他经历的艰险之多,道路之曲折,用戏剧性一词是难以形容的。
早在青少年时期,阿拉法特就是一个民族主义革命者,曾跟随父亲进行过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以色列建国后,他的一家迁往加沙地带,在这里他熟悉了阿拉伯难民的生活。1959年,阿拉法特开始从事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游击活动,并成约“法塔赫”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了巴魏斯坦解放组织主席,。他率领巴勒斯坦人同以色列人进了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斗争。因此,以色列人特阿拉法特看成首要敌人,多次对他行刺、袭击但均未成功。有一次,以色列根据“摩萨德”的情报千里空袭突尼斯城的巴解总部。一枚导弹准确地击中了阿拉法特的卧室,然而阿拉法特早已转移。行无定踪是阿拉法特早就采用的方法。在1982年以色列大举入侵南黎巴嫩的时候,阿拉法特根本不住在任何房子里,而只景以汽车甚至桥底为“家”。
对阿拉法特来说,危险不仅来自以色列。1970年,在与约旦交恶的那个“黑九月”里,约旦军队重创巴解,阿拉法特危在旦夕。当对埃及总统纳赛尔要求约旦保证阿拉法特的安全,并派专机到安曼。但约旦拒绝了这个要求,必欲除去阿拉法精。这位巴解主席金蝉脱壳,身穿科威精人的服装,化装成科威特大使的随从,在严密的监视下进入了埃及驻安曼使馆,然后乘专机离去。
作为一位领袖,阿拉法特的演说才能十分出众。他还善于从人民中吸取智慧。巴勒斯坦人民对他的爱戴是由衷的。其他阿拉伯国家人民对他亦极为尊敬。阿拉法特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了巴勒斯坦。他没有私生活,甚至从未单独进餐,即使在吃极其简单的早餐时,他也要会见客人。
阿位法特有惊人的自制力,宽厚待人。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被以色列围困时期,形势万分危急,阿拉法特却冷静镇定,指挥自如,终于使巴解游击队能够保存实力,转移阵地。对从“法塔赫”分裂出去的人,他照发工资;对已经成为以色列问误或为以色列工作的巴勒斯坦人,他仍为他们的子女发生活费。他说;“这些孩子要生活,他们都是我们巴勒斯坦人的后代。”
阿拉法特还善于化解敌意,能够和昔日的敌人“相逢一笑稷恩仇”。这也是他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巴勒斯坦人民的顽强斗争下,1994年5月,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巴解组织同以色列当局在开罗签署协议,使加沙和杰里科这两个长期受以色列人控制的地区归巴勒斯坦人所有。这个协定的签署,也成为中东和平的又一重大历史性进展,一个巴勒斯坦国的雏形出现在中东大地。
绍兴黄酒节(1990年)
浙江绍兴,是黄酒的故乡,有数千年酒文化历史。1990年4月2日,这里举行了民间饮食娱乐节日——黄酒节。绍兴黄酒浓郁芬芳,誉满中外。著名品种有花雕、状元红、香雪、加饭、善酿等。当地流行有“斩螺丝,蘸黄酒,强盗来了也不走”的谚语。加之鲁迅先生名著《孔乙己》中所描绘的“咸亨酒店”的开设,更吸引了大批游人。这届黄酒节期间,参加交易会的中外来宾有1600余人,其中港台及国外客人约20O余人,成交额非常可观,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我国与阿塞拜疆建立外交关系(1992年)
阿塞拜疆国旗
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前苏联外高加索东部,南面同伊朗和土耳其接壤,东濒里海,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下辖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均为处于亚美尼亚境内的“飞地”)。人口714.56万。首都是巴库,主要语言为阿塞拜疆语。
在该共和国中,阿塞拜疆人占80%,俄罗斯人和亚美尼亚人各占7.9%,阿塞拜疆族信仰伊斯兰教。
阿塞拜疆于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4月28日成立了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它同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组成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外高加索联邦加入苏联。1936年12月该联邦撤销后,阿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阿塞拜疆的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加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轻工业和食品工业较为发达。巴库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农业以种植棉花、烟草、茶叶、蔬菜和水果为主,葡萄酒产量占原苏联产量的近1/3。
阿塞拜疆共和国于1991年8月30日宣布独立。
1992年4月2日,我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在巴库签署了两国建交公报。
巴库还是一座吸引游人的古城
首都巴库以石油城著称
建于15世纪的希尔万沙赫宫殿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