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蒙古独立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4-2 08:51
标题: 蒙古独立简介
1911年12月,外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
       1919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派徐树铮进兵外蒙古,外蒙古宣布取消“自治”。
       1920年7月,因段祺瑞下台,徐树铮返回内地并被通缉。
       1921年3月,驻守外蒙古的中国军队被苏联军队支持的蒙古军队驱逐。
       1921年7月,外蒙古成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
       1924年11月,外蒙古君主哲布尊丹巴活佛突然逝世,在苏联支持下,外蒙古政府于该年11月26日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以1911年作独立纪元,允许苏联驻军。
       1945年8月14日,在苏联压力下,经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授权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
       1945年10月20日,依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外蒙举行公民投票,在政府人员监督下,外蒙人民以公开签字方式表示赞成与否,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独立。但联合国观察员不承认此次投票。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2月13日,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宗主权。
  1953年2月20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对国会正式否认雅尔达秘密协定的存在,在台湾的国民政府于2月23日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2月25日,正式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6年8月6日,国民政府派驻联合国的代表徐淑希发表支持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声明。1955年,“中华民国”在安理会上否决蒙古加入联合国,认为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其能否加入联合国尚有待讨论。
  1961年,苏联集团和非洲集团达成协议:苏联集团支持非洲的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而非洲集团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当时“中华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可以阻止蒙古入联合国。但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如此会导致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受阻,激怒非洲国家,导致他们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于是施压给“中华民国”政府不得否决蒙古入联合国。几经外交上的交涉,最终“中华民国”政府同意不否决蒙古入联合国,而美国也不可以投同意票。作为回报,肯尼迪公开声明美国坚决支持“中华民国”政府;并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一案成为“重要问题”,即要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才能通过;且肯尼迪承诺如果任何时候美国的否决能有效地防止中共进入联合国,美国将使用否决权。
  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赞成,0票反对,1票(美国)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蒙古入会案。“中华民国”未参加投票表决。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30号决议案,接纳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未参加表决。
  12月1日,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提出议案:任何涉及中国代表权变更问题的议案都是“重要问题案”。12月15日此案以61票赞成,37票反对,7票弃权,被通过为联大第1668号决议案。
  目前“中华民国”与蒙古国在台北与乌兰巴托互设代表处。
       2004年“中华民国行政院”通过了废除“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及“管理喇嘛寺庙条例”决议。2006年1月,“行政院”将该决议送“立FY”表决三读通过,由“总统”签署命令正式废止“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及“管理喇嘛寺庙条例”。表明“中华民国”在实际上已放弃对外蒙古的主权要求。
       194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交。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争取苏联外交支持,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承认蒙古独立,保证了苏联归还旅顺军港、大连行政权和中国长春铁路的管理权等。1950年7月3日,毛***接受蒙古人民共和国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呈递的国书,中蒙两国正式成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60年代中苏决裂后,蒙古人民共和国试图保持中立,后来倒向苏联。
       1989年,中蒙关系正常化。
       1990年,一个蒙古代表团28年来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
       1992年,蒙古新宪法规定国名为蒙古国。前苏联军队从蒙古全部撤出。
       1994年,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

作者: 金翅雀    时间: 2009-4-2 10:18
外蒙的失去,列宁“功”不可没。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