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从苏轼和高俅说开去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3-26 15:15
标题:
从苏轼和高俅说开去
《水浒传》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对其中所塑造的人物也都是津津乐道且众说纷纭,其中高俅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一个反面典型。且看小说中是怎么说高俅的:“……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后来“这柳世权……写了一封书札,收拾些人事盘缠,赍发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士家过活。”而这董将士又将高俅转荐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则“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在王晋卿府,高俅结识了当时的端王(后来的徽宗)赵佶,并颇得赵佶赏识,赵佶继承皇位后,高俅也随之平步青云,“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高俅其人,《宋史》无传,只在仅《宋史·徽宗本纪》有两条极为简略的记载:“ 政和七年春正月,庚子, 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 以及“ 宣和四年,“五月,壬戌, 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但是在宋人王明清笔记《挥麈后录》中有云:“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笔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使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元符末,晋卿为枢密都承旨。时佑陵为端王,在潜邸日,已自好文,故与晋卿善。在殿庐待班解后,王云:‘今日偶忘记带篦刀子来,欲假以掠鬓,可乎?’晋卿从腰间取之。王云:‘此样甚新可爱。’晋卿言:‘近创造二副,一犹未用,少刻当以驰内。’至晚,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27 07:38
高俅其人的政名不佳!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