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0
标题: 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
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区域面积2.22万平方公里,其中岛屿面积为144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的出海口。

         舟山群岛历史悠久,古称“海中洲”,据史考古,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在舟山本岛西北部的马岙镇原始村落的99座土墩中,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

  舟山群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大小岛屿星罗棋布,1390座岛屿,宛如撒落在碧波万顷东海洋面上的璀璨明珠,构成了“千岛之城”的壮丽景色。海岛特有的景致赋予了这里无穷的迷人魅力,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成为舟山生态旅游环境的主色调。

  境内山海景观独特,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佛教文化景观、山海文化景观、历史军事文化景观和海岛渔俗景观1000余处,主要分布在23个岛屿上。目前,拥有“海天佛国”普陀山、“睛沙列岛”嵊泗两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东海蓬莱”岱山岛,“金庸笔下”桃花岛两上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定海。

  舟山以“海天佛国,海洋文化,海鲜美食,海滨休闲”为特色的海岛旅游,已成为舟山市的一大支柱产业。舟山旅游集佛教朝拜、山海观光、海鲜美食、滨海运动、环境疗养、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多咱旅游功能于一体。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接待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豪爽的好客习俗,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近1200万,并以15%的速度逐年递增,使这里成为了华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成为中国海岛海洋旅游的聚焦点,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上面就算是一段介绍吧,其实对于我来说,舟山本身的距离似乎很遥远,除了当年毕业的时候联系了一家宁波的公司,知道是在舟山群岛那,并且气候湿润容易得关节炎外,没其他太多印象。

       如今,算是半个家在舟山了,居住的地方是舟山的新住宅区--东港。虽然我还不是很熟悉这个地方,不过住了半个月,还是有点喜欢上了那里的一切,山,水,海鲜,唯一的心疼处就是钞票流失的太快。舟山的收入水平一般,但是生活水平却是相当的,实在让我心疼自己的腰包。海鲜之类总是能大饱口福,并且又不会增肥,实在让我痛快过了把海鲜瘾。

        天气有点冷,至少比厦门冷了许多。热胀冷缩,缩到家里就懒得出门,不过还是去了趟家旁边的青龙山和海边。

        Ps:这是爬青龙山后俯视东港的图片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1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1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1
  8点半,休假期间还难得起这么个早,于是背上背包,走5分钟左右,来到沿海的马路。

        这些房屋总是很有特色,国税局的大楼看起来很挺古典的,刚开始看自己还以为是展览馆之类的。

        整洁的马路,这里的卫生都是分片包干,全天候的不断清扫,非常的负责到位。

       对于生活在美丽小岛的我来说,厦门素来以干净整洁著称,到很多城市,最大的反差基本都是卫生方面。

       但是在东港,这种情况干净整洁还是可以媲美的。当然也许这里是新区,所以如此。

       不过在沈家门,虽然房屋建设有点错乱,不过街道的卫生也还是值得人赞赏。

      右下图是普陀广播电视台,路过几次。想来也是修建不久。。。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2
其实在舟山,由于沿海,经常会有台风的缘故,所以房屋都不是很高,属小高层。房屋结构一般都最底层为储藏间,二楼也就是所谓的“我家住一楼”开始住人我家的房子说起来是在二楼,其实也就是三楼了。一楼的储藏间建筑不超过3米,住户的自然是3米左右。这是一个靠海的公园,叫“海中洲公园”,很大很有特色,晚上灯光照耀下更漂亮。回去的第一天晚上有出去走走看到,没带相机,没能随手拍下,实在可惜。

    这是从公园角度拍对面的住宅区,楼层不会超过8层。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2
舟山这个地方,其实说起来不算大,除了定海市,做公交需要花费4.5元,40分钟左右的路途外

        大多人说的舟山夜排挡之类,大概就是说沈家门,东港这带。

       家里在沈家门开了个小店,住在东港,2元公交(统一的上车2块),大概10多分钟就能到。

       东港和沈家门隔了一座青龙山,翻个山头,基本上20分钟的样子,也不算很远

       现在的城市,所谓市区,郊区不都差不多。何况最大的超市“欧尚”也在东港

       在这里,除了特色的房屋建筑外,给公园,公寓起的名字也很好听

       公园内有比较别致的房屋建筑,右图

       而隔着公园看住所,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2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3
刚踏入公园,便看到一组很有特色又感觉很温馨的座椅

      试想,等年老时,寒冷冬季里,迎着阳光,带着小孙子,一起来这里晒晒太阳也是不错的

      而公园内的花儿也在季节开的很艳(我觉得这是月季,不知道对不对)

      之后再走几步,看到漂亮的建筑前面有一颗长着红果的树

      抬眼,透过树枝,目光越过整洁的沿海路面,是长长的朱家尖大桥和深蓝色的海(水应该不是很深吧,还有些许混浊)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3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3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4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4
公园内,总是欣赏不完的景致,不禁用相机拍下这一切

        走着走着,在园内工作的一群工人,看到我背着背包,一副不是本地人的样子

        开玩笑的让我给最前面这位大嫂拍个特写

        大嫂有点害羞,把头别了过去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4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4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5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5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5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6

         朱家尖海峡大桥西起舟山东港开发区应家湾,东至朱家尖民航机场,建设里程6085.5米,其中大桥长2706米。桥梁总宽12.5米,主桥为76+138+76米连续刚构,截面型式为单箱单室断面,下部基础为直径120cm预应力砼大管桩。在海上主桥两侧设置的54孔引桥为跨径4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基础有直径120cm的预应力砼大管桩和直径180cm钻孔灌注桩两种型式,两岸陆上部分引桥为1孔16m和12孔2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该桥于1997年3月开工,1999年3月完工,1999年5月建成通车。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12 12:26
沈家门渔港位于舟山本岛东南侧,面临东海,背靠青龙 白虎两山,构成了一条长约十里,宽约半里的天然避风良港,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渔港。它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海上雁荡朱家尖、海上仙山桃花岛形成了东海旅游的金三角。

  沈家门早在清朝中期便形成了热闹的街市,曾有“市肆骈列,海物错杂,贩客麇至”的记载,素有“小上海”、“活水码头”之美誉。这里常年万船穿梭。每逢渔汛,沿海十几个省市的几十万渔民云集港内,桅樯林立,鱼山虾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岛渔港景观。入夜,渔灯齐放,繁星如织,美不胜收。

  沈家门常年汇集着各地的鲜活鱼、蟹、虾、贝、海水产品,每到夜幕降临,沿港十里海鲜排档摊点,来自各地的品鲜商客游人数不胜数。“尝海鲜、观海景、采海货”成为沈家门渔港的又一特色旅游项目。

  沈家门渔港依山傍海,以观海景、尝海鲜、购海货为特色,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朱家尖以及金庸笔下的桃花岛隔海相望。通过多年努力,目前沈家门夜排档在华东地区及至全国均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当夜幕降临,滨江路上人声鼎沸,夜排档摊位绵延里许,与渔火交相辉映,是十里渔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Ps:由于这里晚上才热闹,所以白天除了嫩看到整洁的临海店铺看不到其他

       上面的介绍里面说的是滨江路,排挡之前是在这里的

       随着城市改造和滨港(我怎麼记得是这个路名)的改造

       现在沈家门夜排挡搬到了东港,想想以后就住在这附近多好

   据说海鲜之类确实很贵,当然有时候也就是看你不了解海鲜.所以.........



作者: 青岛烽火    时间: 2009-3-12 12:36
学习了
作者: £凡尘£    时间: 2009-3-12 12:40
跟随帖子游览了一遍!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3-12 14:06
也来游览一下舟山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