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为什么古代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公主的丈夫为驸马?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3-6 15:20
标题: 为什么古代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公主的丈夫为驸马?
从许多的古书典籍的记载都可发现,“公主”一词就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到底“公主”这个名词是怎么来的呢?

        最早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公主这名称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当时各诸候国的诸候都称为公,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候时,自己不主持婚礼,而叫同姓的诸候主婚。于是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主,是主婚之意。当时,诸候的女儿也可叫公主,又叫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公叔当了国相,娶魏国诸候的女儿。《史记·六国所表三》“(秦)初以君主妻河。”这里的君主就是公主,妻河就是嫁给河伯为妻,古书上也常简称为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之女才能称公主,诸候王的女儿就称为翁主了。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下的解释是“天子不亲主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即自主婚,故其女日翁主。翁者,父也,言父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其主其婚也。”

        也是从汉朝开始,皇帝的姐妹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姐妹加个大字,称为大长公主。长、大都是表示尊敬的意思。那时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赐给甲第,就是上等的华丽住宅。还有山庄、园林、允许设府自置官吏。这种官吏叫家令、私府长、家丞、食官等等。历代公主待遇很丰厚,特别西汉成帝时,公主和候王一起侵占了数量极大的田地和奴婢,影响了皇权的安定。所以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下诏公主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奴婢不得超过一百人。

        汉朝公主都封为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舞阳公主、涅阳公主、郦邑公主等等。明帝女儿封隆虑公主、武安公主、获嘉公主等等。这些名字都是县名。获嘉地名来自武帝时,刘彻巡视至河东新中,接东越战场喜报,改地名为获嘉。象著名的汉武的姑姑封号馆陶,就在河北。现在还有馆陶县。

        从晋朝起,皇帝女儿开始封郡公主。如晋惠帝女封河东公主、临海公主。当时也把县公主、郡公主简称为县主、郡主。
        到隋唐时,太子的女儿称为郡主,亲王的女儿称为县主。但和两汉至两晋的县主、郡主不同,不能称县公主、郡公主,以区别于皇帝之女。

        北宋徽宗时曾恢复古称,改公主为帝姬。这主意是蔡京提出的,他认为上古无公主之称,应恢复称天子之女为姬的传统,才是克已复礼。古时天子称王,女儿就是王姬;如今天子称帝,自然该叫帝姬。于是宋徽宗最宠爱的女儿就叫柔福帝姬了。


        明清时,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主的女儿称为县主。清代规定,皇帝的女儿封号有两种,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固伦公主是皇后生的女儿,妃嫔的女儿为和硕公主。清初这一政策执行得比较严格。后来,因中宫所出嫡女越来越少,皇帝开始封受宠的庶出女儿为固伦公主。慈禧收六爷恭亲王奕?的女儿为养女,却封为荣寿固伦公主。她也可能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公主。


        古代公主出嫁,有专门的词出降、下降,也称下嫁。娶皇帝女儿只能叫尚、尚主。如汉高祖女儿鲁元公主嫁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就叫“张敖尚鲁元公主”或“鲁元公主下嫁张敖”。唐高宗时专门下诏规定皇帝之女,即公主出嫁才能称出降,诸王的女儿即县主出嫁只能称适。

        公主的丈夫都知道是驸马,驸马原是官名,叫驸马都慰,是汉武帝时初设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说“驸马都尉,掌驸马,武帝初置。”颜师古注说“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副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三国时玄学家何晏尚金乡公主,魏文帝让他做驸马都尉。从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授驸马都尉的官职,简称驸马。于是,就成了虚衔,变为一种专用称号了。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3-7 14:57
公主,驸马原来是这样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