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半个世纪前看苏联卫星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23 09:11
标题: 半个世纪前看苏联卫星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从当年《羊城晚报》头版,可感知中苏关系的亲密
↑《人造卫星》(苏联)1957年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发行了2万多册
  ■老城纪事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一件值得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51年前,广州市民也曾每天遥望太空,激动过、雀跃过,但那时候,是为他人高兴。
  □张跃男
  1957年10月4日,当年的“老大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运行,将人类带入太空时代。1958年1月31日,美国也将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天,前后仅差3个多月。
  ●老天开了一个玩笑
  人造卫星上天,广州人也紧张,市民个个争先恐后,都想亲眼看看这颗“老大哥”发射的卫星。新华社不断发布消息,告诉大家什么时候哪个城市可以看到卫星。中山大学数学系研究天文学的教师古敬礼告诉公众,看卫星大概有4个条件:一是卫星经过广州,二是天空无云,三是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短暂时刻,四是用普通的望远镜。
  10月10日清晨7时30分左右,有市民看着一个白色带光的球体在广州东南方慢慢移动,心想这大抵是“老大哥”的宝贝了吧?打电话到报社,告知已经看到人造卫星了!更有专家进行考证,说当日7时14分卫星正从北京飞往澳大利亚,按此推算,在行程中接近广州处正是广州的东南方,离广州有经度10度左右,约1000多公里,据称1000多公里外的高空,肉眼看见卫星是可能的。至于为什么卫星移动这样慢,专家解释说,当卫星运行的路线与人的视线的角度很小的时候,感觉到星体移动慢是合理的。当时广州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天上的白球,在永汉路(今北京路)转到大南路的路口,以及解放中路、长堤一带都挤满了人,大家抬头望着天空,久久不愿离开,交通为之阻塞。到了中午,有关部门才出来证实,那白球其实是广州气象台在上午7点放出的一个白色气球。
  ●云层太厚只收到信号
  空欢喜一场后,再有消息说,10月11日晚上9时06分,人造卫星会经过广州,并说是当晚由月亮的光照到卫星,再折射回来,广州人第一次可以看到卫星。
  当晚天空布满云层,8时半过后,广州到处都是看卫星的市民,中山大学也有1000多人聚集在草地上。在广东省科学普及协会的天文台上,古敬礼像战场上的指挥员一样,部署大家向天空搜索,天文望远镜的笨重顶盖隆隆地转动起来,谁守东南,谁守西南,谁守南面。有专做“报时”的:如今是8时55分、如今是9时正……8台天文望远镜一齐对准天空,突然亮光一闪,眼睛一阵昏花,谁知那只是摄影记者在抢镜头。时间到了9时10分仍无卫星踪影,古敬礼叫大家坚持到9时15分。
  9时15分,仍没有卫星的影子。沉寂被打破了,人们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后来,有专家解释,当晚一是云太多,二是望远镜太少。虽然见不到卫星,但可以收到信号,据说广州电台从8时45分开始,收到人造卫星发来的信号,到9时06分声音特别清晰。
  ●见到火箭但不见卫星
  首战失利,人们的“看星”热情丝毫未减,许多市民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消息,记者也天天去请教专家了解情况。无论夜晚和清晨,都有不少市民在观察天空,希望有新的发现。当时,广州有自发或专门观察卫星的组织,如华南师范学院有师生200多人、中山大学数学系观察小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观象台等,但设备比较简陋,师院200多人只有9副望远镜,更从未有人看到过卫星。10月19日,这天并没有预报说人造卫星要经过广州,古敬礼根据莫斯科曾预报当晚人造卫星要从西贡到武汉,按其轨道应该会经过广州附近,便通知中山大学观察小组在中大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球场上观看,球场上摆了7副望远镜,全部对准西南面。没有望远镜的人,也集中注意力在天空搜索。
  6点半,古敬礼叫道:“开始观察!”“特别注意!”人们静了下来,6时43分30秒,不知谁大叫一声:“看啊!”只见一个光点在移动,定睛一看,光点微红。十多秒钟后,光点继续移动,逐渐减弱消失。最后,用肉眼看到光点的有12人,用望远镜看到的有5人。但据古敬礼判断,大家看到的是把人造卫星送上几百公里高空的火箭,此时它比卫星跑前27分钟,距太阳下山的时间较近,让人们看到的可能性更大,火箭的亮点相当于2等星。当晚在华师,物理系天文学教师黄志青、徐汝华等,也在同一时间看到了火箭。在古敬礼等见到火箭的同时,全国最专业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才第一次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到运载火箭的照片。
  次日清晨,广州市GA局的卓稚雄打电话给报社,说该局有5个工作人员在凌晨4时49分用肉眼看到广州北面有火箭在运行,火箭黄色耀眼,最亮的时候超过了北极星。运行约半分钟,光度减弱。十多秒后,光点又恢复,以后又慢慢减弱,要用望远镜才看到,光点最后在东南方消失。一番热情过后,有专家告诉说,受诸多因素影响,人造卫星的观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人们要用肉眼看到光度较弱的人造卫星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广大市民,即使事前知道卫星将要出现的时间、方向和位置,也不容易找到……
  ●终于见到了“红色月亮”
  正当人们为看不到人造卫星情绪有些低落的时候,11月3日,苏联的第二颗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也上天了,还携带了一只狗,它被称为“红色月亮”。根据预告,第二颗卫星11月5日上午5时41分会经过广州。5日清晨,最先发现广州西南偏南方向出现一光点,略带红色(有说是黄色),大约3秒钟,它钻进了云层。5时41分,光点在靠近天顶的地方出现,特别明亮,白光中带青。其速度像喷气式飞机,从出现到消失经过了20多秒钟。是日天未亮,广州机械制造学校2000多人被广播喇叭叫醒,广播叫道:“人造卫星已经到了广州天空!”还在不断倒计时:“还差两分钟……”师生们穿内衣,光着脚,马不停蹄跑到*场上等候。其中有两个阿婆,分别是校工封木群的母亲(52岁)和王国辉的母亲(60岁),王母是秘鲁籍,信奉天主教,看到人造卫星,还情不自禁地念起经来。当日,广州石油学校有600多个师生集中看卫星,广州邮电学校70多个学生在老师李仲伟、汤锡藩的带领下在教学大楼上看卫星,华南工学院师生一发现人造卫星,许多人欢喜地跳了起来,“乌拉”之声响遍校园。
  此时,毛泽东主席及其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正在莫斯科,准备参加11月7日的“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日”活动。《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题目是《我们的心向着莫斯科》。由此,广州人的“观星”热潮又高涨起来。

作者: 哇噻    时间: 2009-2-23 09:13
     值得学习!!!!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9-2-23 09:27
拜读了,谢谢、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2-23 18:58
半个世纪前看苏联卫星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