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起义迅速攻占河北许多郡县,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人民纷纷起义响应。起义军包围洛阳,屡次打败东汉官军。起义军头包黄色头巾,故称“黄巾军”。
③ 起义军多次打败敌人进攻,不幸张角病死。在东汉官军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下,经过几个月战斗,主力黄巾军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坚持战斗三十多年。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西晋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 李特 301年(惠帝永宁元年) 绵竹(今属四川) ① 流民推举巴氐人李特为首领,在四川绵竹起义,屡败官兵,各地流民起义纷纷响应。
张昌 303年(惠帝太安二年)安陆石岩山(今属湖北安陆) ② 李特牺牲后,各地流民起义延续了几十年,这些起义先后被镇压。但西晋统治阶级也在流民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
东 晋
东晋农民起义 孙恩 399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 海岛 ① 孙恩在海岛领导起义,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杀县令,声势大振。八郡农民纷纷响应。孙恩自称征东大将军,率起义三次渡海登陆,与东晋军作战,最后一次不幸失利,孙恩投海自杀。
② 孙恩起义失败后,余众数千人由其妹夫卢循率领继续战斗。攻占番禺,自称平西将军,建立农民政权。
卢循 403年(东晋安帝元兴二年)海岛
③ 起义军趁刘裕北伐南燕之机,分两路北伐,打败晋军,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刘裕灭燕后,急速回援建康,后卢循为刘裕所败,赴水而死,农民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坚持斗争12年,遍及东晋全境,基本上动摇了东晋统治。
南北朝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 破六韩拔陵 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 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 ① 匈奴人破六韩拔陵领导北部边镇军民在沃野镇起义,屡败官军。两年后,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葛荣 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定州左人城 ② 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庆)起义。528年后,逐渐集中在葛荣领导下,发展到几十万人,由于领导轻敌,兵力分散,起义惨遭失败,葛荣被俘牺牲。但起义沉重打击了鲜卑贵族,扫荡了汉族地主势力,动摇了北魏统治,在战斗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隋 朝
隋末农民起义 王薄
翟让
李密
窦建德
杜伏威
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 ① 611年,王薄在山东长白山起义,各地响应,汇成三支:李密、翟让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的江淮起义军。
② 616年,瓦岗军在荥阳大败隋军,第二年,占领兴洛仓,开仓散粮,扩大队伍。
③ 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杀死,隋灭亡。
④ 618年5月,李渊夺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在长安建立唐朝。
唐 朝
唐末农民起义 裘甫 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 浙东 ① 859年,浙江裘甫领导起义,起义军以剡县为中心,建立农民政权,历时8个月,起义失败。
庞勋 868年(懿宗咸通九年) 桂林 ② 868年,庞勋领导的桂林戍兵起义,队伍发展到20万人。胜利的形势使庞勋骄傲起来,影响了军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军三面进攻和内部将领叛变投唐,庞勋壮烈战死,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王仙芝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长垣(今属河南) ③ 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长垣起义,878年2月王仙芝兵败被杀。
1351年(顺帝至正十一年)1月颍州(今安徽阜阳) ① 刘福通、韩山童在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酝酿起义。由于泄密,韩山童遇害,刘福通于1351年5月在安徽颍州起义。徐寿辉、郭子兴及张士诚等起义响应。刘福通领导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他们因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1355年(至正十五年)2月,刘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权,国号“宋”。徐寿辉建立天完农民政权。各地起义军摧毁元的地方政权,捕杀官僚地主,废除租税徭役,开仓救济贫民。但在官兵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下,由于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力量分散。1363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失败。
② 朱元璋利用农民战争的力量,消灭了割据势力,统一长江中下游,于1368年灭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 朝
葛贤抗税起义 葛贤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6月初 苏州 ① 为了抗议苛捐杂税,在明朝后期,有几十个城市爆发了城市人民反税监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现象。1601年初,苏州机工在葛贤的领导下,包围税署,打死税吏,吓得税监逃跑。由于许多城市人民的斗争,明政府被迫撤回全部税监。
明末农民起义 高迎祥
李自成
张献忠
1628年(崇祯元年) 陕西
安塞
苏州
② 1628年陕西北部(安塞)农民起义,各地响应,涌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领袖。1635年,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的首领在河南荥阳开会。打破官兵围剿计划。
③ 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为闯王。转战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一带。张献忠活动于湖北、四川一带。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城乡人民的拥护。1643年,在襄阳建立政权,第二年初,定国号为“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