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三十年前东北地区的人们都怎样过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9 09:01
标题: 三十年前东北地区的人们都怎样过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特殊的涵义。在外面奔波了一年的人们,除夕这天都要回家过年,全家老少欢聚一堂,享受着可口的年夜饭,畅谈着来年的新生活,共离天伦,其乐融融。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着过年,从二十三就走进了年关。

        一、腊月二十三吃灶糖


       北方人都供灶王爷,老百姓在腊月二十三用灶糖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以求来年大吉大利,平平安安。

       二、腊月二十四扫房日

       24日扫房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驱除晦气。扫房之后,家中焕然一新。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三、腊月二十五糊窗户

        东北四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在窗户纸上再贴上春联、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图案的剪纸,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节日色彩。

       四、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就开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了。一锅香喷喷的炖肉就是北方人心目中最朴素的年夜饭,与山珍海味比起来更过瘾、更实惠。

        五、腊月二十七杀公鸡

        鸡音“吉”,又通“急”。“杀公鸡”是一种指待的说法,是指从这一天开始年货要办完了,由于制作年货还需要时间,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六、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那天要做一天的面食品种有:馒头豆包麻花……正月里人们一热便可入食。即方便又美味。

        七、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蒸馒头寓意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蒸出一些枣塔、佛手等形状,再捏几个各种形状的豆馅包、枣泥包,点上红点儿图个吉利。

        八、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吃饺子

        年三十的饺子,不仅形式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规定。无论是摆饺子用的盖帘子,还是蒸饺子的屉子,都是有讲究的。先是在中间摆几只元宝形的饺子,然后由外向内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语云“圈福”,吃年三十这样的蒸饺意味着蒸蒸日上。有的地方也采用横着排成行的方法,意味着财源四通八达,八方进宝。
        大年初一的饺子老一辈讲究辞旧迎新,因此初一的饺子一定要吃新,吃鲜,预示一年新生活的开始。正月初五还有一顿饺子是必须吃的,但这一顿饺子必须是现包现吃,因此这天俗称颂“破五”。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2-9 14:54
学习了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2-10 16:13
回忆~~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2-12 21:28
学习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