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蒋介石逝世日本的反应:“中国的英雄”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9 08:32
标题:
蒋介石逝世日本的反应:“中国的英雄”
蒋介石简历:蒋介石,浙江省奉化人。名中正,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
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祖国万岁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祖国万岁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掀起第三次祖国万岁高潮。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解放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
1949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与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蒋介石遗像
1975年4月7日
,日本全国各报都以第一版的头条新闻刊登了蒋去世的消息和他的遗像。
《朝日新闻》的社论说:“蒋介石氏是近代中国所产生的英雄,蒋氏的光荣在领导对日抗战胜利时达到了顶峰,并且由于蒋氏的以德报怨的布告,使得日本的二百万军队能够生还故国,是日本国民所无法忘怀的事......”
《产经新闻》和《读卖新闻》也都强调蒋介石的“以德报怨”和“革命的精神”。《日本经济新闻》说:“蒋氏之死是反攻象征的消失和国共对立抗争解决的好机会”......。
综合日本各报对蒋介石之死的新闻报道,日本方面的反应是这样的:
一、日本所最关心的问题自然是蒋介石死后台湾与日本的关系。日本与台湾虽然断交,但在经济上台湾依旧是日本投资的大市场,日本方面一致的看法是蒋介石死后并不影响日台之间的交流关系。理由是蒋介石是个亲日的人,他嗣后上台的优势他的长子蒋经国,自然不会太和他父亲背道而驰,而且蒋经国这些年在台湾大力推行“经济建设”,更是使得日本觉得是交流的大好机会。所以《朝日新闻》说,蒋经国上台以后将可能是一种“现实、合理路线性浓厚的融和政策”。《产经新闻》说在“蒋经国时代”来了以后,台湾和日本的关系不可能有所变化等。
二、日本第一关心的事是经济问题,在他们自以为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后,就显得很放心了,然后接下来是日本人在一种怀旧心理下产生的对蒋介石的好感,日本人常说,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胜国的领袖们如罗斯福、斯大林、邱吉尔、戴高乐等都去世了。惟一活到现在的就是蒋介石。单凭晚死这点,在日本人心目中就是可以作为“伟大”的理由之一,何况蒋氏还是和日本“同文同种”的呢?
三、日本人在日本传统精神下所产生的对蒋介石的好感。日本人自古是同情有如凋败的樱花似的失败英雄。蒋介石是日本的留学生,在许多日本人的观念中,蒋介石之所以一度成为中国的领袖,其根源全是因为蒋氏到日本留学的缘故。战后蒋介石的“既往不咎”和“以德报怨”,也使得传统观念下的日本人觉得这是“东洋人的信义”。因此,日本人是觉得“因为日本,所以才有蒋介石;因为蒋介石,才又有战后的日本”,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加上一种对失败英雄的强烈同情心,使日本对死后的蒋介石产生了好感。据说一个叫松林梢风的日本人曾经问蒋氏:“何谓英雄?” 蒋的回答是:“失败的悲剧者。”这种问答完全是传统观念下的武士道形式,因此自然也有日本人把蒋介石的“悲剧性”看作如同他们的西乡南洲了。
台湾群众夹道悼念蒋介石
日本人在以上这三种观念下,于是对蒋介石之死也就盛大其事地表示了许多的意见和看法,于是日本政府也就是开始为派遣蒋介石葬礼的代表问题而忙碌起来。
蒋介石死后,日本的井出官房长官代表日本政府发表了一个“非官方”的谈话说,蒋氏是“在激动历史的转变中的日本国民之间所熟知而且亲密的人士,他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人物......确信必将留住人们的记忆里”云云。接着首相三木武夫也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给蒋经国发了唁电。自民党四月七日的干事会决定派遣前首相佐藤荣作为“自民党总裁代理”的名义前往台湾吊丧。
消息发表发表以后,立刻引起了大陆方面的强烈谴责。大陆方面对日本政府两面讨好的作风有极大的反应,认为“在此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在交涉缔约的阶段,日本政府此举,实是给日后的中日友好关系予以恶劣的影响”。三木听到中国的声明后,“为了不加深对中国方面的刺激”,改变了主张,认为最好是以“私人”的名义前往吊唁。结果,自民党的会议上,佐藤荣作成了自民党的“友人代表”去出席蒋介石的丧礼。
然而自民党的内部争论,却没有因为佐藤从“总裁代理”而变为“友人代表”二结束。党内有人提出:“参加丧礼是出于人道的立场,不该和政治有关,中国方面的态度,不显然就是干涉内政吗?”有人说:“首相如此就容易地改变了态度,不反而会招致中国方面的轻视吗?”
蒋介石灵柩安放的中正纪念堂,在陈水扁去中国化的影响下,这里将要改成民主纪念堂。
为了死去的蒋介石,日本自民党被却产生了无数的意见和纠纷,这一定不是当时日本新闻发表消息时所预想到的目的吧?
作者:
红点颏
时间:
2009-2-9 08:48
日本人二战失败后 在蒋介石手里占了大便宜 当然得说几句感谢话了。。。。。。。。。。。。。。。。。。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2-9 15:01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2-10 16:38
学习历史。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2-12 21:27
学习历史。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