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雄鸡一声天下白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2
标题: 雄鸡一声天下白
古代神话中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模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讲到前面说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家就象征着天鸡。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3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4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5
雉鸡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1种。又名野鸡,山鸡,雉,环颈雉,项圈野鸡。在中国,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布遍于全国。体长90~100厘米米。雄鸟羽色华丽。在华东所见的雉鸡,头顶黄铜色,两侧有白色眉纹。颏、喉、后颈均黑,有金属反光。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所以通称为环颈雉。背部前为金黄色,向后转栗红,再后为橄榄绿,均具斑杂。尾羽甚长,主为黄褐色,而横贯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属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下体余部亦多斑杂。平时栖息于有草丛和树木的丘陵,严冬迁至田野间,觅食昆虫、植物种子、浆果和谷物。脚强善走,翅短,不能高飞和久飞。叫声单调而低沉。繁殖时期,在丘陵的草丛间随地营巢,把枯草、落叶等铺在地面凹处。每窝产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窝。雉鸡在中国有19个亚种。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5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5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6
所谓的虫子鸡.是在生态环境下,采用蛆虫饲养而得名,这些鸡或在杂草丛生,或在依山傍水,或在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下享受着天然生态大自然赐予的虫子美食,自然生长.虫子鸡食用的蝇蛆等昆虫活性蛋白被誉为21世纪人类全营养食品.蝇蛆蛋白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肽还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据介绍:虫子鸡终生以高蛋白蝇蛆为主食,富集了昆虫的"能量",成为昆虫蛋白最理想的载体.所以这种鸡肉鲜味美,口感好,营养丰富.具有天然的清香,有补气益血,善补虚弱,滋肾益脾的作用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6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6
春秋时代左丘明所着《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十二姓反映了远古黄帝部落的十二个胞族。十二姓之中,惟独鸡是十二地支的成员。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7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7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后“踢鸡”就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8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8
农历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杀鸡吓鬼。传说是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使小鬼不敢出来。俗语称:“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28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0
山东一些地区有“抱鸡”的婚俗。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抱鸡图的是吉利。另外,在古时有一种留“长命鸡”的习俗。临近娶新时,男方要准备大红公鸡一只,女方准备一只肥鸡,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出嫁时,女方所备的公鸡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随花轿出发,并要在公鸡未鸣之前赶到男家。人们认为公鸡不睡觉,而母鸡不睡,寓以气势压倒公鸡。然后,男方将公鸡交给抱鸡人,将公鸡、母鸡一同拴在桌腿上,并不时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这是妻子制服丈夫的象征。之后,这两只鸡不得杀掉,故称长命鸡。而在浙江一带有流行“宰鸡”的婚姻风俗。新郎去新娘家迎娶,女家则在地上铺一块白布,让新郎在上面宰鸡,鸡血不能滴在白布上,否则滴几滴就罚几杯酒。杀鸡时,女家故意相撞新郎,但有经验的新郎则能应付自如,不让女方得逞。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0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1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流行“鸡米礼”的风俗。鸡米礼分鸡米单礼和约米双礼两种。单礼为一只公鸡和一坛米酒;双礼为两面三刀只大公鸡,一坛米酒,一坛谷种。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1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1
酉年生人,其性诚实多智慧兼伶俐,能与人交际,望得贵人提拔,抱大志多计谋,终遂捷径光明,且有带快热冷的心理,致自暴自弃的缺点,对自己不利的时多与计较,致见少利而生大财之嫌。 忠告:属鸡的人,远方男性女性都容易受异性引诱,恋爱的次数相当多,而且每一次都会付出真情,自尊心高,讨厌依赖别人,个性直率,所以并不是每种类型的人都合适你,因此在选择伴侣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特性:保守、热心、漂亮、坦诚、幽默。 缺点:傲慢、自大、盲目崇拜。 属鸡人逢鼠年,其年正是食神,财库须动,用于喜色的多。交朋结友,不吝其财,损之耗之,但不是大破财,岁初有损,岁末得补,立秋之后,要伺机多进,因而可有小小节余。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2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2
属鸡人逢牛年,其年正走偏印,有力率众 进取,只是得名少财,虽浮沉不定,可得天主相救,仍是浓血之灾须见,但无碍也。飞天胆大,有翼得之勇,若不能登台拜将,也会成*中之人。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3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3
属鸡人逢虎年,其年运行正财,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凡经营求谋,势有过倍之利,时有小病小耗,并无大碍,时有小人忌之,此小破耗也。切忌柔可克刚。
属鸡人逢兔年,其年运行偏财,经营,合股,不鸡而散,投机不成反蚀本;无不可示主,惟财不归。幸有祖荫,贵人相助,并承夫妻友人接应,不成大害也;本年应少存侥幸心,千万不可和别人合伙经营,艰苦创业定能平安发财。
属鸡人逢龙年,其年运走正印,大权在握,一鸣惊人,然而登台拜将,主谋带众,伤心劳神,神经难免刺激,可有小患也,宜于衣食住行多加小心;尤其终日运筹,小心劫财。
属鸡人逢蛇年,其年运走正宫,流年大顺,可惜白虎破财,有名无利,一年清白,至有小破财,不在其害,总是吉多凶少,岁末成功,虽然财喜横空过,本年却也不缺衣食。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4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4
属鸡人逢马年,本年行七煞之运,外临太阳余蚋。本年凶吉参半,大落大起,时有意外之喜,突如其来之祸,却有喜事连连不绝。
属鸡人逢羊年,其年运转正印,仕途坦荡,事业进步,大有权柄。女子悠悠情动,男子命坐桃花,声名既有,财禄出门,年初春风好运,岁中日中天行,岁末慎行。
属鸡人逢猴年,其年运势大滑,经营无利,求谋有阻,并见口舌是非,病若流水,身心欠安,杂乱无章,千头万绪,幸月德晚罩,逢凶化吉,慎出远门,也是平平安安一生,今年求财无缘,免得白费力气,全年应以保守、冷静为好。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4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5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5
生年地支:酉年生
五行:酉属金
五常:金属义
吉祥方位:西、西南、东北方
吉祥颜色:金、啡、啡黄、黄;忌绿、红、蓝、灰。
幸运数字:七、五、八;凶数为三、九、一。
幸运花:剑兰、凤仙花、鸡冠花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5
鸡蛋:性味甘平,可镇心、安五脏、止惊安胎。醋煮食之,治赤白久痢、产后虚痢;熟蛋调酒服之,治产后耳鸣、耳聋;单服醋煮蛋黄,治产后虚弱。
鸡肝:性味甘温,可补肝肾,治心腹痛,安胎止血;肝虚目暗患者多食鸡肝大有裨益。
鸡胆:性味苦,微寒。可泻肝火,理肺气,水化搽痔疮可迅速消除炎症;治小儿百日咳有特效。
鸡血:性味咸平,有安神定志、解毒作用。热血服之,治小儿下血及惊风,解丹毒盅,安神祛风。
鸡肉:黄母鸡肉能助阳气、暧小肠、止泄精;母鸡肉可治风寒湿痹、病后产后体弱身虚;公鸡肉有益于肾虚阳痿者服用;乌骨鸡肉既是营养珍品,又是传统中药,单用或配制复方,可补气血,调阴阳,养阴清热,调经健脾,补肾固精,常用于病后康复和男女生殖系统疾患。
鸡肠:性味甘平,可治遗精、消渴、小便不禁等症。
鸡油:性味甘寒,是治头秃脱发良药。
鸡脑:性味甘咸,可用于梦惊、小儿惊痫的治疗。
鸡肾:性味甘平,风干火焙入药,可治头眩眼花、咽干耳鸣、耳聋、盗汗等病症。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2-6 13:35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2-6 23:55
的小鸡娃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