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叶问:从国民党警察局长到一代武林宗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1-7 13:18
标题:
叶问:从国民党警察局长到一代武林宗师
甄子丹的新片《叶问》正在海内外热映,影片描述了李小龙的授业恩师叶问的传奇。那么历史上的叶问又是如何的呢? “维基百科”网站上有一篇详细的文字介绍,转载一下。
叶问(1893年-1972年),祖籍现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前属顺德县)罗村谭头,世居佛山市(前镇)。
叶问,世家子弟,著名武术家,梁赞之徒孙。 1950年,于香港发扬咏春拳。著名传人有梁相、骆耀、黄淳梁、徐尙田、招允、李振藩(李小龙)、卢文锦、梁挺等,他们都遵照其遗志,把咏春拳发展至世界各个角落。故叶师逝世后,被誉为一代宗师。
佛山是广东著名古镇,位于珠三角,为水陆交通要塞,居民生活富裕,工商业发达,对文化艺术也有需求,人们闲来学习武术,尚武成风,南派武术大师如梁赞、陈华顺、都出自佛山。
叶问,一名继问,生于桑园大街叶家庄。庄内有十多条巷,有廿多间大屋。内有芸草书塾,叶问在此启蒙开学。左边大祠堂,租与陈华顺。所以在11岁(1904年)那年,得以跟随名师陈华顺习武并得到二师兄吴仲素指导,从此对功夫极度热爱。可惜陈华顺两年后中风,返回乡间休养。二师兄吴仲素迁到普君墟线香街设馆,叶得随师兄学习。
叶问有姐嫁与香港商人,当时因为政局不稳,其父将16岁(1909年)的叶问送到香港圣士提反书院(st. stephen's college,香港一家中学)读书,在港期间巧遇师公梁赞之子梁璧(其师伯),尽得其传。
20余岁时,叶问曾到日本欲求深造未果,等待到民国初年政局稳定后返回佛山。
先任职佛山侦缉大队书记,后跟随国民军第七军将领伍蕃任广州防务稽查长。
因衣食无忧及对咏春极富热忱,闲来与二师兄吴仲素及几位同好互相研习,亦师亦友。叶问当时已经名闻佛山。
抗战初期,叶问留在佛山做抗敌工作。 1938年,日军占领佛山,夺取了桑园叶家庄作为司令部。叶家生活十分艰难,叶问于1941—1943年间在晚间借得佛山富商周雨耕与周清泉父子在永安路的「联倡」花纱店,传授友人和下属咏春拳。其间,在对面糖面店工作的郭富经过大半年的要求,叶问也终于接受他来学习。传授了两年多时间。其徒还有周雨耕的孙子周光裕、人称六仔、外甥伦佳,以及郭富等第一批徒儿。叶问是年轻人,在传授朋友及下属咏春拳的时候,不喜欢人们叫他师父,所以徒弟们都称他为「问叔」。抗战后期,随着「联倡」的结业,叶便迁到郭富乡间居住。
当时在佛山所授的咏春拳,从小念头开始,黐手,散式,及桩拳,即陈华顺式咏春拳(吴仲素所传)。
抗战结束后,叶问返回佛山任国民党政府佛山警察局刑警队队长,后升督察长、代理局长,最后于1949年出任国民党广州市卫戌司令部南区巡逻队上校队长。
1949年解放军席卷大陆后,因担心被清查政治历史问题及连累家眷,叶问留下妻子及四名年幼儿女,乘夜只身避走香港,是年五十六岁。到香港后,他一直不对外谈及自己过去的情况,甚至连儿女都不知道自己父亲以前的经历。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其好友李民才在报纸上提及了他的出身。
到港之初,得在香港报馆工作的好友李民(李天培)介绍,先安顿在深水埗大南街之港九饭店职工总会。不料自此将咏春拳在香港发扬光大。早期先后在海坛街和油麻地利达街授徒。这时所传的咏春拳是有系统的,符合科学解释的所谓梁赞式(梁壁所传)。梁壁两兄弟自小被迫学父亲拳术,本身对拳术发展并无兴趣,没有学习其他拳术,纯粹是父亲由易至繁所授的系统,集合顺序编排成现有系统。叶问也没有习其他派别功夫,也声明不会改变传统拳套。
后来叶问在港再娶了一名来自上海的女子为妾,据说生了一个儿子。两个留在大陆的儿子1962年到港,晚间居于父亲教拳处,日间出外工作。据说当时相处并不和睦。叶问长子叶准,生于1924年农历月二十五日。一九七二年,父亲逝后,始教功夫。
叶问宗师晚年,最大心愿便是集合同门组织成立一个联会,发扬『咏春拳』。六十年代末,于香港弥敦道成立咏春体育会(现为咏春梁挺拳术馆),后迁往自置会址旺角水渠道;1974年正式注册成立。叶问先生晚年最后所收之弟子(徒孙)梁挺于七八十年代间,将其发展至欧美各国,成为世界知名拳术。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1-7 13:23
作者:
玩股不花
时间:
2009-1-7 13:25
作者:
丰-翎-堂
时间:
2009-3-17 18:02
佩服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