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缘何说现在寒门难出贵子 [打印本页]

作者: 一路坐轿    时间: 2011-9-14 08:34
标题: 缘何说现在寒门难出贵子
在网上看到一位教龄15年的老师发帖说: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有数据说话,不论是从公立学校还得社会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


  我突然发现自己有点OUT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变得太多。心里真的是百味杂陈。20年前,那个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几乎是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都是家里贫穷的。逆境出人才一度成为座右铭。而现在,学校里的尖子生,大多数却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  
       记得小时候的一位邻居,他家里穷得连电费都缴不起,他每天晚上点煤油灯看书学习。即使这样,他爸爸还是早早地吹熄了煤油灯,逼他上床睡觉。倒不是心疼儿子的身体,而是心疼那点煤油。没办法,他只得偷偷用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读书。和成绩一起提高的,是他的近视度数。他爸爸打他骂他不让他考大学,因为家里没钱供他上大学。但无论怎样都撼动不了他读书的决心。他成为了我们那第一位考取名牌大学的人,后来我想,正是那样恶劣的环境,才迫使他不顾一度地逃离,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吧。


  20年前的那个时候,经济贫富悬殊不大。那个时候,教育尽管不发达,但地区教育的差异也不大,各个地方的教学水平都差不多。那个时候,孩子们世界很单纯,人生观与经济联系不密切。那个时候,校长不会挥斥方遒公布校友亿万富豪排行榜。那个时候,如果哪位学生家境贫寒而学习好,一定会成为学校树立的典型,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为什么20年后的现在,寒门难出贵子呢。从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方面来说,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普通乡镇、贫困偏远山区,这无异是一个残酷而现实的递减数列。我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一个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顿顿吃黄豆焖饭,每天要走几十里的山路上学,冬天还穿着凉鞋坐在四面灌风的教室里上课,即使是这样,他们也仍然是想读书,那些孩子渴望的眼神令人看着直揪心,可是,即使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决心,那样的教育环境,那样的师资力量,能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吗?同样的孩子,接受的却是不同的教育,在起跑线上就先输了一截。好不容易挤上高考这个独木桥,又存在本地大学对本地学生优先录取的问题。




  市场经济社会,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悬殊日益增大,就像滚雪球,富的愈富,穷的愈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套用这句话,经济基础决定孩子教育。有钱人家的小孩上这个班那个班,请家教。从小孩子接触的东西多,见识广,眼界开阔,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而且现在的教育虽然仍然是应试教育,但渐渐摒弃了以往呆板的教育测试体系,而是向培养锻炼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穷人家的孩子不可能有那么好的学习条件,只能硬啃书本上的东西,这肯定是不够的,是不全面的,从一点来说,穷人家的孩子是比不过富人家的孩子的。另外,退一步说,有钱人家的小孩,即使高考失利,考不上国内的好大学,父母也会花几十万送到国外读大学,几年后就是光环耀眼的海龟。而这,更是穷人家望尘莫及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还有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也突显了经济优越人家的优势。


  另一方面总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在的孩子,即便家庭条件不那么富裕,大钱没有,小钱却不断。“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很多父母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做得不是很好,“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很多父母倒是做得很到位。除了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现在一般家庭的孩子个个都是父母手中的宝,哪舍得吃一点苦。没有吃苦意识,没有危机意识,意志力薄弱,很少有人会像以前的穷人家的孩子一样,拼命吃苦奋斗,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情况下,逆境只能成为阻力,而不可能成为激励和反抗的动力。

      
  不过,尽管外界的因素诸多,但是家庭环境和内在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不可小觑的。无论豪门寒门,只要父母有强烈的培养子女成才的意识,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树立艰苦奋斗的理念,都是可以出贵子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出身富贵,但他父母一直让他勤工俭学,从各方面锻炼他,培养他的综合能力。而中国首富李嘉诚出身寒门,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从生活的磨难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勇气,从而改变命运。


       反过来说,即便是豪门,如果不是家长重视教育,也不一定会出贵子。身边有这样的例子,两个孩子,一子一女。父母的教育理念是,穷养儿富养女。父母从小就给儿子灌输一个理念,那就是奋斗,零花钱方面也从来不会过度地提供。而对于女儿,捧在手心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儿子和女儿都已渐渐长大人,儿子即将成为一名英资飒爽的飞行员,女儿呢,恐怕仍然得将虚度光阴进行到底。即使同样的家庭,不同的培养名标,也会缔造不同的教育结果,关键在于培养教育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是说寒门不能出贵子,只是增加了出贵子的难度,寒门学子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该更加懂事,更加体谅父母和家庭的不易,或许要比经济优越人家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吃更多的苦,但只要坚持过来了,那经历的磨难和艰辛,谁说不是一种财富呢。
  古语说得妙: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两亏。相信经历一番寒彻骨,方能迎来一番扑鼻香。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1-9-14 14:58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