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倪萍获“共和国脊梁”乃骗局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00
标题:
倪萍获“共和国脊梁”乃骗局
倪萍入选“共和国脊梁”十大卓越人物
京华时报讯(记者杨杨)昨天上午,“纪念建党90周年·共和国脊梁系列活动颁奖盛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持人倪萍等人获得共和国脊梁十大卓越人物的称号。
昨天的颁奖活动共评选出共和国脊梁十大功勋人物、十大卓越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十大创新人物以及优秀文艺作品奖、杰出艺术创作成就奖等系列奖项,其中电影艺术家田华,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导演张继钢,战斗英雄史光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著名国画家、慈善家吴东魁等300多人获得了共和国脊梁功勋人物、杰出人物等称号。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00
标题:
网友曝当"中华脊梁"只要9800元 10个头衔任申报
7月10日,主持人倪萍获得了“共和国脊梁——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作家李承鹏讽刺其“确实是共和国脊梁,只是得了颈椎病”,由此引发了一场网络对战。7月15日,有网友爆料说,自己也被提名为“中华脊梁”候选人,但因为要交9800元钱,怀疑“有花钱买奖的嫌疑”最后没有理会。根据网友公布的资料,该项颁奖活动确实要求参会人员缴纳9800元钱,而收款单位却查询不到任何官方信息,该活动的官方网站也已经关闭。
10个“中华脊梁”头衔任你申报
这位名叫刘先明的网友发帖说,自己在2011年5月9日曾收到邀请参加“功勋中国优秀人物”颁奖盛典活动的邮件,邮件中称参加该颁奖盛典可以申报“中华脊梁·十大杰出人物”、“中华脊梁·十大慈善人物”等“中华脊梁”奖项,并可将其事迹编入“《中华脊梁》大型文献”,刘先明的单位也被授予“全国行业发展功勋单位/全国经济发展功勋单位”,不过参加这一活动需要交9800元钱,他认为“有花钱买奖的嫌疑”最后没有参加。
刘先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没有参加“一是奖项太多,权威性不够;二是收那么多钱,有商业叫卖的嫌疑”,他认为这封邮件中所说的“中华脊梁”奖就是倪萍所获的引起争议的“共和国脊梁”奖,因为活动都是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等单位发起的。刘先明在帖子中感叹:“也不知道有多少提名候选人与本人一样,因为9800元而没理会‘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或‘共和国脊梁’这种奖项,放弃了‘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或‘共和国脊梁’荣誉称号”。
“中华脊梁”官网未备案被关闭
根据刘先明提供的资料,邀请函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等四家协会联合发出,文件编号为“中经报协联发(2011)03号”,邀请函中称,“《中华脊梁》大型文献首发式暨首届功勋中国系列人物颁奖典礼”由上述四家单位以及中华脊梁编委会、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在活动的有关事项说明中,主办单位称支持媒体有38家主流媒体。参会须知则为“参会代表需交纳9800元人民币/人,含会务费、注册费、欢迎晚宴、开幕式颁奖盛典四星级酒店3天食宿、大型文艺晚会、《中华脊梁·功勋中国人物》大型文献、礼品、纪念品、合影巨幅照片、市内交通等(注:以上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邮件还注明,欲申请V IP席位和现场发言,须另外申请单独审核后给予安排。在活动的电子确认表里,主办方提供了2个“功勋单位”和10个“中华脊梁”奖项供申报,同时提供了以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为收款人的“大会指定汇款账号”和联系单位“中华脊梁编辑推选委员会”的联系方式以及“中华脊梁”活动的官方网站“功勋中国网”。
记者登录“功勋中国网”后发现,网站已经被关闭,页面提示为“网站由于未备案,被依法关闭”,而9800元参会费的收取单位“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在邀请函中介绍为“由著名经济学家和新闻媒体资深人士组成的学术机构”,但在网络上更多的信息却是招聘广告。在“58同城”网的一则招聘广告中,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称“与国资委、社科院等主管的协会合作组织开展编辑人物方面大型文献及组会工作”,该项目“成熟稳定,正规易操作,出单率高”,因此要招聘10名“功勋中国网”采编,在多则类似招聘信息中,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在公司性质都注明为“事业单位”,然而招聘信息中公布的手机号码一直无人接听。
“中华脊梁编辑推选委员会”公布的联系人电话也同样没人接听,但“中华脊梁编辑推选委员会”的联系邮箱曾出现在赶集网的一则网络求职信息中,求职人姓名为“欧×”,年龄为“23岁”,工作经历为:“电话业务、客服、网管、销售助理、销售主管”。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01
标题:
纵横十年的“脊梁产业”
据报道,1999年,刘学文“走出大山,只身到北京创业”。…[详细]
2001年,“一无资金、二无关系”的刘学文,组织了一场名为“共和国的脊梁”的征文活动。据媒体报道“这是文学界献给建党80华诞的一份厚礼”、“关注率创中国征文活动之最”。…[详细]
当时,著名科学家王选,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社会名流悉数参加,人民日报发文高度评价。可以说,这次活动便是刘学文起家的“老本”,因为在日后的各类活动中,他都会提到这次评选。
据网友“haichong1230”发贴称,和上文提到的“刘先明”一样,他曾经在2001年收到过“共和国脊梁”的邀请函,上边写到“进京领奖需要邀纳3600元参会费”。
10年后,刘学文沿用原名称,继续用“共和国脊梁”为建党90周年献礼,可谓用心良苦。
刘学文(右)向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赠送贵州水族马尾绣。
2010年3月6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从我省黔南州和三都水族自治县领导手里接过聘书,正式出任中国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全球宣传推广大使,这一消息很快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一个国际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大师与一个贵州偏僻的小县城怎么会走到一起?创造这一“神来之笔”的幕后策划者,是一个有着“策划奇才”美誉的贵州籍文化人——中国影响力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学文。
刘学文曾经以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中国SW启示录》而引起社会关注,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高度赞赏他点亮了公民的责任感。现在,他是文化传媒业人士口中的“最具政治敏感的策划家”。从记者、作家到文化企业家,这是刘学文40多年来走过的路。
人生创业文化创新
1999年,刘学文从我省一家新闻单位辞职,开始了人生的一次创新体验——走出大山,只身到北京创业。在一无资金、二无关系的情况下,刘学文依靠勤劳和智慧,创办文化公司,以推动先进文化为己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围绕民族精神的构建和弘扬,合纵连横,历经10多年,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2001年,正当人们为文学的低迷而感叹时,刘学文策划组织的“共和国的脊梁”大型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一下子刷新了人们的视野,他首次将作品评奖与作品主人公评奖结合起来,袁隆平、王选、闵维方等一大批为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登上了领奖台,媒体关注率创中国征文活动之最。2002年,刘学文策划的“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报告文学征文活动收到来稿4000多篇,700多名作者和主人公出席大会,成功塑造了任长霞、梁雨润、付华廷等一大批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同时策划了“旗帜——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大型文艺晚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活动盛况并多次播出晚会实况。颁奖大会和晚会播出适逢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为迎接“十六大”营造了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报告文学与电视传媒、文艺晚会联姻,这是让文学走进社会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个经典活动策划案例。刘学文策划组织的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征评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推出了袁隆平、仇和、张瑞敏、吕日周、钟南山、吴仁宝、马云、南存辉等一大批优秀时代新闻人物,成为一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刘学文因此荣获首届中国“诸葛亮”策划奖十大风云人物、首届品牌活动“奥马奖”最佳品牌活动策划人物等称号。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02
标题:
“脊梁产业”的运行模式
1.挂靠、笼络实权单位
无论是哪一次的“评选活动”,刘学文基本都有着稳定的主办单位——“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刘学文已经是此协会的副会长)。此外,再搭配几个其它的主办单位(每次都变),比如“中华工商时报社”、“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等。
这些单位别看平时不起眼,却都挂靠于“国资委”等主管部门,不仅有着非同小可的能量,也对一些乐于钻营的人士有着极强的诱惑。
2.借壳收钱,百川归一
在对外宣传时,刘学文会使用假壳骗钱,一旦活动结束或风头不对,就可以把这些临时组建的“公司”和“网站”关闭或扔到一边。
比如,在刘学文旗下的一大种类评选“时代新闻人物”中,他使用的“公司壳”为“华人名家国际文化传媒中心”,而“网站壳”为“时代新闻人物网”。
经查询,刘学文旗下的“影响力人物网”“时代新闻人物网”“中国影响力传媒网”“和谐中国人物网”的域名,都隶属于他的真身——“中创时代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而这个真身曾经承办过刘学文旗下的“时代新闻人物评价”,再之后的承办单位全是壳。
3.用名人效应“吸引客户”
在刘学文主办的各类评选活动中,无论领奖还是颁奖,有几位名人是经常露面的,诸如倪萍、史光柱、张继钢、田华等。很难想象,没有他们,谁还会去领这个奖。
4.用媒体软文方式“回馈客户”
显然,这些奖项根本登不上台面,也不会得到社会认可。但收了钱总要办事,又不是每个交钱的人都能上台和名人合影领奖。
刘学文与媒体界有着极强的联系,可以打通大量媒体及网站,将他需要发布的软文成功登载。这也就是他“回馈客户”的主要方式。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02
标题:
为何这次“脊梁奖”曝光了?
凭借这个成熟的套路,刘学文的“评奖产业”已经运行了少说十年。…[详细]
虽然在2009年,曾有媒体曝出刘学文运作的“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奖”存在骗钱嫌疑,(会议费用是每人2800元)。但刘学文之前也算是顺风顺水了,为何这次却饱受质疑呢?
首先,最主要的还是“共和国脊梁”这个称号太招摇了,网友评价“这奖项也太敢捅词”,尤其是与倪萍固有的名人效应重合,吸引了太多眼球。
此外,这也与刘学文自身的努力有关,之前他发软文,一般也就是地方性媒体,很少能发到中央级媒体或者门户网站。然而这次“脊梁奖”评选前,他却顺利地把软文发到了几家著名的中央级媒体。而这些中央媒体的软文又被许多网站转载,这才引起了李承鹏等人的关注。
而李承鹏引发的微博讨论,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最终引爆了关注点。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03
标题:
类似的骗局充斥中国
“刘学文模式”
比如,一个名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盛典”的山寨颁奖活动,也像刘学文一样搞得有声有色——
先挂靠上“中国发展研究院”等主办单位,再由承办单位“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院”做假壳,真身是“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
再在评选中列出一大串名人(哪怕根本不可能来现场),诸如姚明、钱学森、杨利伟、袁隆平等,给客户的感觉就是“我也能像姚明那样感动中国”。
最后,再把软文发到大大小小的媒体上,也就算大功告成了
山东新闻网9月26日德州讯(记者 李占钢)金秋送爽,万里飘香。9月19日,以“中国因你而骄傲,世界为你而感动”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高层论坛暨时代功勋——第七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大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华夏民间工艺研究所所长赵振利应邀出席并荣获“时代功勋——第七届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殊荣。
大会组委会给赵振利的颁奖词是:他领导了国宝金丝贴高级工艺画的研制与开发,并拥有多项发明。因其填补了该项研究的艺术空白,荣获国内外多项重奖、大奖。作为多次荣获“全国专利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科技发明进步奖”、“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世界华人科学技术发明奖”等殊荣的“发明大王”,他的业绩已入编《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等多种辞书大典。
本次活动由中国发展研究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名牌时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报社、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感动中国人物杂志社、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目的在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宣传和表彰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卓越贡献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闻人物,全面展示、总结和宣传他们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自2004年自今共举办了7届,主要表彰一批在帮助复员军人、下岗职工再就业、支助特困大学生、抗震救灾、扶贫敬老、救助孤寡老人、照章纳税、重合同守诚信、奉献一片爱心等公益事业方面贡献卓著的模范人物。
第七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历时五个月,全国528家党政企事业单位共推荐129169名各个行业的代表,通过层层申报、网上公示,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出时代功勋——第七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包括感动中国十大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突出贡献奖、感动中国十大风云人物、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感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巾帼、感动中国十大杰出村官、感动中国百佳(优秀)人物等15个奖项,共340人入选。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中国企业联合会顾问、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艾丰,新乡市市政工程处处长马常进,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感动中国人物杂志副社长王铁灵,中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好爹好娘》主人公原型张荣锁,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吴仁杰,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杨绵绵,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及蒋锡培、庄仕华、曹春亮、李安平、李镇西、曾永生、高伟龙、蔡发文、支芬、吴仁宝、刘文西等一大批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社会知名人士。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05
标题:
庞大的客户群体 让这些骗局长盛不衰
庞大的客户群体 让这些骗局长盛不衰
客户群体又分两种,一种是真不了解内情,受骗上当的,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而且被骗过一次后,第二次一般很难再上当了。
再一种就是“甘心被骗”的,说白了就是钻营家,对于这类奖项趋之若鹜。
比如在“中华脊梁”的官网“功勋中国网”上,曾经登载着一位名为拜四俊的“中华十大先锋人物事迹”(这是刘学文在2009年办的评选活动)。
打开这篇文章,共3315个字,除去24条“拜四俊名言录”外,还有2312个字是拜四俊的简历。仔细看看其中的内容,着实吓人——
“先后兼任40多个社会职务”“发表论文120多万字,有60多篇获得国家级大奖和国际金奖”“共荣获县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大奖和国际金奖160多项”“被收录进130多部名人专著”“45个海内外权威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很明显,只要刘学文愿打,拜四俊就愿挨。这个产业就是这么兴旺起来的。
-----------------------------------------------------------------
开拓创新 勇于实践
——记中华十大先锋人物拜四俊
拜四俊 男,1965年1月6日生,宁夏泾源人,回族,研究生,高级研究员,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固原卫校医士专业,后又在宁夏卫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党校、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学习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党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专业;他先后在泾源县卫生防疫站、泾源县委组织部、泾源县委统战部、泾源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局,银川芦草洼区公所、银川市清真罐头厂、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工作。宁夏团区委机关党委原专职副书记,现任宁夏农牧厅调研员,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士、世界人物出版社顾问编委等40多个社会职务。
1993年以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在《中国评论月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全国50多家报刊上发表不同体裁的各类论文290余篇,120多万字,有70多篇论文入选到国家级大型文献、研究和论坛丛书,有60多篇论文荣获国家级大奖和国际金奖,连续2年评为《中国共青团》杂志优秀撰稿人,连续10年荣获宁夏团区委调研成果一等奖,多次荣获海内外优秀作品奖和新闻奖,连续2年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公务员,先后4年评为宁夏团区委先进工作者。
2003年以来,他先后荣获“中国十大管理创新人物”,“中华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风云人物”,“中国专家学者十年贡献人物”,“共和国十大杰出创新英模”,“中国经济十大政务管理之星”,“全国十佳敬业奉献模范”,“全国十佳优秀文化工作者”,“全国十佳先进创新工作者”,全国十佳和谐先进文化工作者”,“全国科学发展与创新十佳模范”,“2008创业中国年度十大榜样人物”,“1999—2008十年世界时代杰出创新人物”,“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大杰出人物” ,“中国骄傲·第8届中国时代十大领军人物”,“2009·中华之魂十大先锋人物”,“第六届全国改革创新诚信建设十大新闻人物”,“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感动中国十大突出贡献奖”等光荣称号;他先后荣获“共和国建设功勋人物”,“中国百名才华人物”,“中国百佳名人”,“中国百名科学管理先进人物”,“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奖”,“中国百名基层战略创新杰出人物”,“中国区域经济百名杰出人物”,“中国百名改革创新风云人物”,“中华百名管理创新杰出人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百佳模范人物”,中国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获得者,“百名最具影响力和谐人物”,“中国改革新闻人物”,“2008·中国艺术年度人物”,“共和国改革先锋”, “当代文学之星”,“科技之星”,“中华民族之星”,“中国行政管理功勋之星”,“中华人文管理之星”,“世界和谐人物·全国和谐之星”,“华夏英才”,“爱国功臣”,“百年中华重要贡献人物”,“共和国优秀领导名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模”,“中国文艺成就艺术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中国行业著名专家”,“中国领域权威专家”,“中国行业杰出专家”,“全国首批优秀人才模范勋章”,‘中华名人奥运献辞’荣誉勋章,“国际行业首席专家”,“世界杰出华人”,“杰出华人功勋人物”荣誉称号;他还荣获“中国领导艺术创新成就奖”,金像奖、“金爵奖”,“金马奖”,“精英奖”,“雄狮奖”,“金鹰奖”名家成就奖,“诚信金奖”,“文明之星”金奖,“神州人物金奖”,“百佳科技创新人才金奖”,“中国当代杰出人才”金奖,“华夏精英”金奖,“世界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才金奖”,“共和国改革英模荣誉金奖”,“中国先进文化杰出代表”荣誉金奖,“中国改革之星”荣誉金奖,“改革先锋”荣誉金奖,“当代世界功勋名人”荣誉金奖,“中华精英荣誉金奖”,“世界年度经济人物荣誉金奖”,“世界年度管理创新人物”荣誉金奖,“世界重大学术成果奖,“世界杰出华人突出贡献奖”,世界华人重大学术科研成果”特等奖”……现共荣获县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大奖和国际金奖160多项。
他在农村基层工作10年,在共青团岗位上14年,曾3次自愿放弃过被提拔重用的机会,2次自愿申请从政府机关走向农村和企业的最基层中去,到条件艰苦和困难较多的地方中去,到火热的生产第一线中去,接受残酷现实的锻炼和考验;多次在上百千人的大会上脱稿演讲、论坛和做专题发言;多次参加有关重大政治活动,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仲勋、廖汉生、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司马义·艾买堤、马万祺、王文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和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同志的亲切接见。其工作业绩和个人简介分别收入到《中国当代杰出人物大典》、《中国共产党名人大典》、《共和国名人大典》、《人民功臣》、《时代英模》、《华夏英杰》、《中华功勋人物大典》、《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优秀华人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化名人》等130多部名人专著。
2002-2010年,《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名牌时报》、中华新闻报《榜样》、《中国作家文摘报》、《中国经营报》、《中国食品质量报》、人民出版社《华夏名人风采》、人民日报出版社《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公仆》、《强国丰碑》、《时代楷模》,中国文联出版社《祥和中国》、中国时代出版社《共和国改革精英》、决策者出版社《新时期优秀领导人才大典》、中国经济出版社《发现》、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共和国功勋谱》、世界人物出版社《世界名人录》、世界名人网、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人民网、新华网、中青网、喜阅网、人民公仆网、焦点中国网、功勋中国网、国务院参事室网、三农通讯网、中国包青天网、中国政府创新网、中国科技创新网、中国青年创新网、中国城市发展网、精英人物网、当代名家网、名人名星网、湖南名人网、河北名人网、《影响力人物》、《宁夏日报》、《宁夏党校通讯》、《法治新报》、《银川晚报》、《固原日报》、《新泾源》等海内外权威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当代名家拜四俊人生格言
1.人要有一种***,***是干事业的精神支柱。
2.不向困难低头的人,事业一定能够成功。
3.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是做一名合格人民公仆的起码标准。
4.爱学习的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事业心强的人把事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5.人的一生应该是学习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和奉献的一生。
6.成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所乞求的事,靠什么呢?靠的就是勤奋、气质、才华、胆略、毅力、机遇和交往。
7.实践出真知,勤奋出天才,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8.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学到了什么,而在于为社会奉献了什么。
9.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地位的高低、权力和岗位的大小,而在于你能力的大小,对社会、对人民、对党和对国家贡献的大小。
10.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问题从群众最不满意处入手。
11.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的生命是属于党组织、团组织和人民的,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无愧于党的事,无愧于共青团的事,无愧于人民的事,以自己的言行回报党、团组织,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12.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时间短暂,精力有限。想做的事很多,但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在一生中只要做成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大做强做美,就一定能够功成名就。
13.学习应当成为青年人一生中永恒的主题。
14.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5.吃水不忘挖井人,一饱不忘千年饥,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泽东,致富不忘邓小平,强大不忘江泽民,创新不忘胡锦涛。
16.要让别人对自己有好的评价,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
17.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能发挥个人才干,体现人生价值,足矣!
18.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化。
19.“有志者事竟成”,当身处顺境时,从不忘乎所以;当身处逆境时,从不向困难低头。用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不断的开拓创新,追求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0.幸运从来都是喜欢照顾那些勇敢的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山再高也在人脚下,浪再大也在船底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理想的境地就一定能够达到。
21.不学习就不能进步,学习应当成为我们青年人永恒的主题。
22.当事业和其他问题发生矛盾时,我愿牺牲一切成就事业。
23.会生活的人,生活才有意义。
24.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是经久不衰的,和谐美是当今社会所追求的美。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11
标题:
骗局之外:倪萍算不算“共和国脊梁”?
很明显,所谓“共和国脊梁”不过是刘学文等骗子很“标题党”的修辞手法,并不代表此奖项的获得者真就是共和国脊梁。但事态已然至此,讨论一下倪萍与国家脊梁的关系,还是应该的。
作为个人,倪萍当然不算共和国脊梁
翻看浩如烟海的新闻报道,在我国使用“共和国脊梁”之类的称呼时,如带有明确的指向意义,则指向的客体多为两类人,一类人是军人,另一类人则是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如果没有明确指向意义,则泛指广大人民。
比如有人说“关心劳模身体是对共和国脊梁的关爱”,这是明确指向,“劳模”可以替代为具体个人.
还有人说“暴风雪中,谁是中华脊梁?”这是泛指。这样的指向便模糊了对具体个人的褒奖。…[详细]
作为个人,以倪萍目前的身份看,除非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有显著成绩或重大奉献可以作为榜样,当选为劳动模范,否则并无资格成为明确指向意义上的“共和国脊梁”。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12
标题:
谁是中华脊梁?
2008年初的这场暴风雪,将注定作为一个不平凡的记忆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在交通瘫痪、食物匮乏、电力吃紧、人心浮动、近8000万人受灾的大风大浪前,谁能处惊不变应对暴风骤雨,谁能挽狂澜安定人心?谁能承担起抗冰救灾的重任,谁能又肩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使命?
当胡锦涛同志身着普通矿工的工作服,来到煤矿400米深处的挖掘区,紧握煤矿工人的双手,满脸污垢的煤矿工人激动地望着总书记说不出话的时候,我知道答案了;
当6名风华正茂的电力抢修工人从几十米高空坠落,把生命和青春抛洒在抗冰救灾的最前沿阵地时,我知道答案了;
当列车断粮、断水、断电30多小时,列车员三天三夜没合眼,把仅有的一碗面条端给乘客的时候,我知道答案了;
当几十万解放军武警战士挥舞铁锹,连续奋战几天几夜,汗水和雪水融化在一起的时候,我知道答案了;
当GA干警伫立在风雪中数十小时,为南来北往的车辆指明通向希望的大路时,我知道答案了;
当高速公路附近的乡亲从家中挑来稀饭大饼馒头,送给困在公路上几天几夜的旅客时,我知道答案了;
当网民呼吁捐款、通报列车信息、打探亲友音信、安慰困守的人们的时候,我知道答案了……
惊涛骇浪时,谁可力挽狂澜?是煤矿工人,是铁路职工,是解放军战士,是农民兄弟,是各行各业数不清的普通人,是那些为共和国的兴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他们像一滴滴晶莹剔透的水滴,汇集在一起就是排山倒海的洪流;他们像一块块朴实无华的石子,凝聚在一起就是高耸入云的巍巍丰碑。
暴风雪中,谁是中华脊梁?
人民,惟有人民!
作者:
老榆树
时间:
2011-7-18 09:13
标题:
如何评价倪萍在本次事件中的表现
面对李承鹏的质疑,倪萍迅速做出了回应——“我的现场获奖感言是这么说的:和同时获奖的田华老师、刘兰芳老师、张继刚他们相比,我真的不配拿这个奖,如果能退的话,这个奖我退了吧。我仅是沾了职业的光,又出名又得利的,我知道自己,我会努力的。 ”
这篇语气平和的文章,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缓和了事态,可谓倪萍的加分动作。
的确,这次“脊梁奖”事件,倪萍有点“躺着也中枪”的感觉。但实际上,倪萍并非毫无瑕疵。
首先,倪萍对于各类奖项基本来者不拒,从“十大品牌女性”到“全球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无论是何种评选,倪萍皆收入囊中,可谓拿奖到手软。
其次,倪萍和刘学文绝不生疏,因为在2010年,倪萍还入选了刘学文评选的“年度影响力人物”,同时倪萍也担任了刘学文牵头的“水族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在2011年5月,倪萍还到“影响力人物杂志社”作客,并为该杂志题词。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
作者:
一轮明月
时间:
2011-7-18 12:49
同样是水泡眼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一个钻钱眼里,做假广告,一个不甘寂寞,花钱买荣誉。人呢。钱和利。
作者:
温州黄龙
时间:
2011-7-18 20:16
??????
作者:
温州黄龙
时间:
2011-7-21 20:40
是这样的吗?
作者:
温州黄龙
时间:
2011-7-23 22:51
真的吗?
作者:
温州黄龙
时间:
2011-7-24 22:43
是骗局吗?
作者:
迎风大唱
时间:
2011-7-28 07:17
骗局太多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