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典故: 为什么称日本为"倭寇"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12-18 19:49
标题: 典故: 为什么称日本为"倭寇"
由于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而在日语里“倭”与“和”音同(わ,音wa),在古代日本也称自己为倭人,现代则称“大和”,实为一样.


倭寇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元朝。元军侵日以后,北条时宗两次发布异国征伐令,企图入侵朝鲜。这个征伐令后来虽未执行,但被动员的武士中的一部分开始经常骚扰朝鲜南部沿海,此时倭寇已逐渐形成。
后来,倭寇的劫掠范围逐渐波及元朝沿海一带,并且,倭寇又与中国的奸商、海盗、流氓、土豪劣绅乃至贪官污吏相勾结,共同危害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倭寇的实质,就是武装劫掠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各地的日本武士(包括浪人)、渔民、商人、农民等。由于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所以把劫掠中国的日本人称之为“倭寇”.
明初时,由于国家强盛,重视海防建设,倭寇并未酿成大患。正统以后,由于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日益猖獗起来。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倭寇侵袭浙江台州(今浙江临海)的桃渚村,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拴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儿啼哭,拍手欢乐。

成化三年(日本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大名连年征战,互相兼并。战争中的溃兵败将和一些失业浪人逃往海上,加入到倭寇的行列中来。而且,倭寇以各大武士为核心,形成了许多较大的武装集团,受各大名武士的统辖。各大名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支持怂恿倭寇出海劫掠。

明世宗嘉靖以后,倭寇猖獗到了极点。劫掠范围扩大到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六省,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最为严重。倭寇还与明朝的海盗如汪直、徐海等结合成巨大的武装集团。

这一时期的倭寇,一次出动可纠集上百艘战船,分几路入侵,攻城掠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倭寇连年大举入侵,使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难以估计的损失。

作者: 高原一秀    时间: 2010-12-18 19:58
学习了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12-18 20:18
学习了。。。
作者: 雨中彩虹    时间: 2010-12-18 22:46
戚家军、瓦氏夫人大败倭寇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12-20 11:32
学习了解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