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身世揭秘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11-8 11:12
标题: 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身世揭秘
核心提示:若是问及“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对于在求学路上跋涉的学子们而言,大学无疑是心中的圣地,见证百年风雨的北京大学更是很多学子们的向往,但是对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又有多少了解呢?   



        回眸:一百多年前的那一天——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它是戊戌维新时光绪帝在1898年筹办的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要领略中国学府之美,就不得不了解学堂。从某种程度上说,学堂是中国大学的摇篮,因为它发轫于历史的大变革中,诞生显得尤为沉重。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空前的民族危机催生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出现了以爱国救亡、维新变法和思想启蒙为宗旨的维新运动。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向近代科学知识,鼓励人们学习西方,用学以致用的原则来培养人才,最终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京师大学堂,正是戊戌变法“新政”的产物,是维新派“兴学救国”的重大举措。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1898年7月3日,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不久,光绪皇帝任命自己的恩师孙家鼐为第一任管学大臣,负责管理大学堂事务。1898年8月9日,光绪皇帝又任命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博士担任西学总教习。  

        1898年9月21日爆发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废了光绪帝。大学堂虽然“萌芽早,得不废”,但举步维艰。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大学堂难以维持,于8月3日被下令停办。一直到1902年,学堂才得以恢复。慈禧太后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  

        张百熙不拘成例,延揽人才,请出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聘请两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并入大学堂,藏书楼也于同年重设。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举行开学典礼,各个方面开始步入正轨。  

        大学堂首先举办速成科和预备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后者即是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04年京师大学堂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这是中国高校派遣留学生的开始。l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作者: 彪彪    时间: 2010-11-8 15:10
好帖子,学习。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11-8 15:42
学习了解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