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枯山水——日本造园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9 01:19
标题: 枯山水——日本造园艺术
我们对中国式的园林,无论是以苏州为代表的私家园林还是以北京为代表的皇家园林都很熟悉;对法国、意大利、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园林也非常了解;甚至对日本的池泉园林也不陌生,对日本的另一种园林——“枯山水”,恐怕知道的人就不会很多。也许不少人并不认同日本人的美学观,但这不应该妨碍我们去了解“枯山水”。开拓视野,借鉴别人的长处,推进我们的艺术创作,该是不无裨益。
  “ 枯山水”一般面积不大,很少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所以大都叫“庭园”或者“庭院你”,而不是“园林”。惟其小,便于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将每一细节做到极致。在一些人眼里,把它看作是放大版的盆景,似乎也不为过。江户时期以来,一些颇具禅学的人士在自家宅邸的小院落里也纷纷营造“枯山水”,通常只有几平方米到二、三十平方米大,那只能叫“坪庭”了,但经典作品迭出。
  时至今日,“枯山水”早已经不囿于禅寺,它迈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在日本,一般的公园时常能够见到,还被推广到学校、企业、机关、剧场、展览馆、图书馆等场所,更有甚者,还把它带到海外一些场所。可见,这种审美情趣已经浸透到日本人的骨髓里边,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9 01:20
早在6世纪以前,中国的池泉园林艺术已经传到日本。日本人早期是模仿中国园林,造了不少皇家舟游式池泉园林(大多已毁)。平安时期(794~1192),在模仿的基础上掺入日本文化元素,建造了以私家为主的“寝殿造”池泉园林,以及舟游和徊游兼顾的“书院造”园林。后期,又推出了净土庭园。皇家园林、贵族私家园林和寺院庭园,争奇斗艳。镰仓时期(1192~1333)和室町时期(1333~1573),中国禅宗的两大流派临济宗和曹洞宗以及宋、元时期的山水画相继传入日本,深受日本人的喜爱,一时起,坐禅、画山水蔚然成风。十四世纪初,日本一些有创新意识的造园家在池泉园林里,僻一角,用“枯山水”的手法立石造园。有“国师”之称的梦窗疎石(1275~1351)在1339年制作了徊游式池泉园京都西芳寺庭园。在西芳寺西北面山腰指东庵前一块不大的地方,梦窗用白色砂砾耙出波纹,用几组天然岩石作为役石(角色石):坐禅石、须弥石、龟石、鹤石、蓬莱石等,创作了“洪隐山枯山水石组”,被认为是现存的最早的“枯山水”范例。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9 01:20
  1450年,由义天禅师和相阿弥所作的京都北面的龙安寺是抽象枯山水的典型。欣赏者从禅寺的山门入内,穿过一些普通院落,在方丈室的正门玄关处脱鞋,登上榻榻米,穿过方丈室,拐过几个弯,在菩萨塑像的注视下,来到了方丈室后面的檐廊挑台,此时心境已经相当明净。当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缓缓坐下,经过了初步的陶冶,恶俗之气已经受到挤压,宁静致远念头在心中升腾。由一米多高的黄土墙围起的250 平方米一个很规整的长方形地面,白色砂砾被钉耙细心地梳理出很规则的直线波纹。自东向西,15块庭石以日本人心中的吉祥数7、5、3来组合配置,精心养护的青苔围护庭石,观者在檐廊挑台上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一眼将15块庭石尽收眼底,数来数去,总是少那么一、两块。那些不起眼的庭石不等距离地放置着,赋予什么样的含义都可以,有人解读是“老虎衔幼崽渡河”;有人称之为”空庭”。“枯山水”发展到这一阶段,已经不依赖于池泉园而独立成石庭。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9 01:21
  京都岚山脚下嵯峨野一家汤豆腐老店门外两侧的“枯山水”,虽然年代并不久远,其匠意直追古人。镰仓光明寺主殿两边,一侧是石庭,一侧是池泉园。石庭边上的延断极尽曲折之能事,似蛇行,像港湾,沙砾波纹相当诡异;型木修建得波浪起伏,柔情似水;型木裹挟中,“三尊五祖”役石雍容华贵,享受者信众的朝拜……
  是什么力量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纷至沓来,脱下鞋子,坐在檐廊下挑台上面对一处不大的院子,几块庭石,稀疏的草木,一堆砾石,久久不愿离去?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9 01:23
  日本缺少中国园林常用的皱、瘦、漏、透的太湖石,于是,加工过的细小的白色砂砾(日语叫“砂利”,中国俗称“瓜子片”)和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自然大岩石成了“枯山水”的主要材料。草木很少选用不会开花的。砂砾用钉耙梳理出平缓、起伏、扇形、曲折等各种各样波纹,象征着河、湖、海水的各种形态,而水又赋予了生命的律动、哀怨的情感,还籍以表现清静寂寥、悠远空灵和心潮澎湃。中国园林讲究叠石垒假山,“枯山水”则是将单块天然岩石竖立,不允许重叠。大小不同、高低不一的几块岩石以不等距离互相呼应,以石组的形式布局,插在砂砾中间,称庭石。这些庭石象征着山峦、岛屿、屋宇、船只、神佛人物乃至某种性格,所以又叫“役石”。常见的有一主二协的三尊石、鹤石、龟石、蓬莱石、舟石等。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9 01:25
  
 
 中国式园林曲径通幽,须徜徉其间,才能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欧式园林适宜在二楼或二楼以上的阳台上凭栏远眺,那整齐修剪的草木和对称的喷泉以整体布局来慑人心魄。而“枯山水”的最佳欣赏角度是坐在高出地面2尺的方丈室的檐廊挑台上,打禅,用“心眼”去看,方能得到无穷联想。池泉园林的舟游、徊游形式,发展到“ 枯山水”,只适宜坐观了。这是一个逐渐变小、逐渐向“心”的过程。
作者: 合一轩    时间: 2010-8-19 06:48
世界四大园林景观设计之一,对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来说真是件值得各国学习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8-19 08:04
独特的造园艺术
作者: 长毛    时间: 2010-8-21 09:53
独特的造园艺术
作者: 五叶神    时间: 2010-8-21 10:27
  
作者: 菊开那夜    时间: 2010-9-18 20:52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