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以瞎子阿炳的名义(上)
[打印本页]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2 01:02
标题:
以瞎子阿炳的名义(上)
以瞎子阿炳的名义,以盲诗人荷马的名义,我真诚地向这些贫苦的盲艺人致敬!
郭兰英演唱过的那首家喻户晓的《翻身道情》,便出自陕北“清涧道情”的曲调,道情是以唱为主、杂以说书的一种民间文艺演出形式,短的如一两首歌,而长的则如一出大戏。道情虽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使用的伴奏乐器基本也是“道曲”所用的板胡、二胡、低胡、四音胡、三弦、笛子、管子、铰铰、碰铃、简板及枣树梆子等,但发展到近现代,已融入了诸多世俗生活乃至革命宣传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关资料介绍,道情以陕北最为盛行,而陕北又以清涧县最集中,当地也有俗话说——“要观圣景去佳县/要听道情来清涧”,所以清涧县也被陕北人称为“道情窝子”,民间说唱艺人的大本营。
说实话,一看到盲艺人,我便想起春秋时的大音乐家师旷、民国时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当然也还有古希腊诗人荷马、美国黑人歌手史蒂夫-旺德等等。盲人在听力上是极敏感的,在注意力上也格外专注,所以较正常人而言,他们更善于倾听与冥想,且记诵能力很强。我甚至以为盲人也都是天生的诗人与音乐人,正因他们看不见这个纷杂的世界,以“聪”代“明”,很少杂念,在黑暗中直接与灵魂对话,与上帝对话,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其实比我们更能“看清”这个世界。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2 01:05
以瞎子阿炳的名义,以盲诗人荷马的名义,我真诚地向这些贫苦的盲艺人致敬!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2 01:08
郭兰英演唱过的那首家喻户晓的《翻身道情》,便出自陕北“清涧道情”的曲调,道情是以唱为主、杂以说书的一种民间文艺演出形式,短的如一两首歌,而长的则如一出大戏。道情虽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使用的伴奏乐器基本也是“道曲”所用的板胡、二胡、低胡、四音胡、三弦、笛子、管子、铰铰、碰铃、简板及枣树梆子等,但发展到近现代,已融入了诸多世俗生活乃至革命宣传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关资料介绍,道情以陕北最为盛行,而陕北又以清涧县最集中,当地也有俗话说——“要观圣景去佳县/要听道情来清涧”,所以清涧县也被陕北人称为“道情窝子”,民间说唱艺人的大本营。
说实话,一看到盲艺人,我便想起春秋时的大音乐家师旷、民国时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当然也还有古希腊诗人荷马、美国黑人歌手史蒂夫-旺德等等。盲人在听力上是极敏感的,在注意力上也格外专注,所以较正常人而言,他们更善于倾听与冥想,且记诵能力很强。我甚至以为盲人也都是天生的诗人与音乐人,正因他们看不见这个纷杂的世界,以“聪”代“明”,很少杂念,在黑暗中直接与灵魂对话,与上帝对话,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其实比我们更能“看清”这个世界。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8-2 07:08
向这些贫苦的盲艺人致敬!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8-2 07:14
在黑暗中直接与灵魂对话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8-2 08:00
很有品牌在上海!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8-2 10:33
他们演唱一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
一轮明月
时间:
2010-8-2 10:51
我想哭!
作者:
上海大隈
时间:
2010-8-2 11:13
悲!悲!悲!寒!寒!寒!政府为啥不管他们?不帮助他们?人民的公仆都到哪里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懂?
作者:
合一轩
时间:
2010-8-2 11:21
盲人的眼睛在心中,他们比正常人更清澈明净!
作者:
北方清雪
时间:
2010-8-2 15:37
只能向贫穷的盲艺人道一声问候,他们的生活太艰难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