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关于古代战争兵力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5-11 12:33
标题:
关于古代战争兵力的问题
最近详细研究了一下鸦片战争中的战斗。
发现一个问题,大清朝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面对某一地的局部战争,能够动员的兵力不过上万,虽然清兵在全国八旗+绿营+乡勇号称80万,但是因为中国还没有进入近代,这些兵丁在长期的和平中主要行使的是警察的智能。后来鸦片战争战事吃紧,大清朝从全国各省调兵,也只能每一省抽调一两千人,最多一地集结兵力不过2万余人,真正到了前线,大将军(杨芳、奕山、奕经、裕谦)能够调动进行运动战斗的部队,竟然只有数千人,甚至几百人,其中有的还是当地花钱雇来的“水勇”……
这让我想起来我们看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动不动几十万大军厮杀了,赤壁之战也是“号称八十万,实际二三十万”,淝水之战也有八十万秦军,明朝土木堡也能动用50万大军,怎么到了大清朝,越活越抽抽呢?
最早学历史,总说清兵几万人,十几万人,被英军几千人打败死伤无数,觉得不可思议,后来详查历史,发现清军对英军在人数优势上也不过2~5倍,甚至有个别战斗连人数优势都没有,算上装备、战术等方面全方位的差距,惨败真是必然的,这和官兵是否英勇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另外想到一个情况,就是历史上每每说到大战,什么十几万几十万,恐怕都是完完全全的虚假,如果这样,也就能解释岳云500精骑能大破10万金兵了。那500大抵是实数,而10万精兵?有5000人恐怕都不容易。岳云那500骑兵,无非是冲击了一直上千人最多数千人的队伍而已。
鸦片战争中,大清朝奕经携“扬威将军”印到浙江指挥战局,耗费4个多月从全国抽调各色兵丁通过不过2万人,他对外“号称十二三万”,但是真的对英作战,能够动用的居然不到3000人,其它1万多兵大多前线各地分兵驻防和操办后勤(大清朝那会儿也没有专门的兵站)。因此我有个大胆的猜想:
其实古代的各个战争,基本上没有哪个战斗的交战兵力真正超过了1万人。所有说几十万大军交战的历史记载,全部都是扯淡!
作者:
彪彪
时间:
2010-5-11 13:34
原来如此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5-11 14:25
几十万大军交战的历史记载,全部都是扯淡!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5-11 16:21
全部都是扯淡!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0-5-11 22:10
全是扯淡
。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