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梁思成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4-17 10:31
标题: 梁思成



梁思成夫妇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广东新会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后赴美国攻读建筑,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是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的建筑设计,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等。

梁思成不愧是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先生的长子,其坦荡的胸怀颇有乃父遗风。

一次,梁思成在北大开授"中国建筑史"。自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开始,北大就对学生采取"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管理方式,各系均有旁听生,梁思成对此有所耳闻。据说,此种传统至今维系着。梁思成授课时也自然不会考察听课者的身份,课讲完了,梁思成说:"还得考一考,诸位说说怎么考好。"台下无人应声。梁思成恍然大悟,说:"请选课的举手。"二十几位听课者没有一个人举手,梁思成乐了,向台下深作一揖,说:"原来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遂一笑而散。北大固然有自由的传统,梁思成先生的做法也堪称潇洒。


20世纪60年代初期,梁思成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北京绒毯厂青年美术设计师赵书的事迹后,便委托他的一个学生专门捎话,希望赵书懂得民俗,并给赵书带去一本介绍建筑风格与民俗关系的著作。赵书深受感动,也体会到从事图案设计工作必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赵书开始有目的搜集民俗地情资料,希望有一天能用中国民族图案征服世界。如今,已经担任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的赵书,对梁先生的关心一直铭记在心。


日本古建筑权威人士威福山敏满怀感激地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因为,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地毯式轰炸专家"美国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及时向盟军司令部呈递了一份特殊地图,将日本的古都--京都和奈良用圆圈标出,要求予以保护。盟军的布朗森上校十分困惑,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而且,梁思成的弟弟梁思忠与梁思成的内弟林恒都牺牲在抗战前线。梁思成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梁思成的提议最终被采纳,京都、奈良在战火中得以保全。《中国建筑家挽救日本古都》一文的作者王升远评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鉴真大师颇为赞赏的一句偈语。1200多年后,梁思成的义举无疑是对这句偈语的最佳诠释,特别是在整个民族同仇敌忾的愤激氛围中,能保持一份学者的冷静和理性殊为不易。"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4-17 11:00
学习了解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4-17 11:04
学习了解  
作者: 彪彪    时间: 2010-4-17 16:27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