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诚敬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10-3-23 07:13
标题:
诚敬人生
●[春秋]胥臣:“敬,德之聚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背景介绍】
这句话源于历史上“臼季举冀缺”的著名故事。
“臼季”是指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胥臣。他字“季子”,因为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被称为“臼季”。“冀缺”是指冀国的郤缺,其父亲郤芮因为结党作乱被晋文公诛杀。郤缺被赶回到冀国种地。
一次,胥臣外出时路过冀国,远远看见郤缺正在田间除草。郤缺的妻子来送饭,两人相敬如宾。于是胥臣就带着郤缺一起回到晋国,并向晋文公推荐郤缺:“敬,是道德的集中体现(敬,德之聚也)。有敬,必然有德行;有德行,才可以治理国家。请国君任用郤缺!”
晋文公说:“他的父亲是被我诛杀的罪人,我怎能任用他呢?”胥臣回答:“舜处死了有罪的鲧,却提拔了他的儿子禹,完成了治水大业。齐桓公不记前仇任用管仲,因而完成了霸业。《康诰》中说:‘父不慈祥,儿不诚敬,兄不友爱,弟不恭敬,各负其责,各不相干。’对于人才,您要取其长处。”
于是,晋文公任命郤缺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为晋国屡立战功,被升为中军大夫。晋文公赏赐胥臣彩帛三百匹,以奖励他的慧眼识英雄。
【随感】
俗话说:“诚于中而行于外。”
内心的真诚表现在外面,自然就是恭敬与尊重,外在的礼仪也是对内心的一种训练和熏陶。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往往淡忘了礼仪的根本内涵——真诚,而失去了内涵的礼仪自然就会变成了虚伪的客套。
来源: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单晓冰)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3-23 09:11
诚敬人生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3-23 11:00
了解~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3-23 14:37
内心的真诚表现在外面,自然就是恭敬与尊重,外在的礼仪也是对内心的一种训练和熏陶。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往往淡忘了礼仪的根本内涵——真诚,而失去了内涵的礼仪自然就会变成了虚伪的客套。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0-3-23 15:17
诚于中而行于外
作者:
花虫
时间:
2010-3-23 16:12
诚敬人生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4-10 11:47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