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摇动心的风铃
[打印本页]
作者:
liwei
时间:
2010-3-22 10:43
标题:
摇动心的风铃
老家有一把陈旧了的紫砂壶,说其陈旧是言其年代久远而已,究其容得下多少历史的苍桑,谁也无心考证。
壶的形态颇似一位笑口常开的弥勒,倒让人想起“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来。壶的上面是一幅《独钓寒江图》,一江秋意、一片逍遥;一侧是:“可以清心也”五个欧体小字,颇让人玩味的是,以任何一字起回文下去,却提示出修身养性的秘诀。这,倒让人不得不佩服起先人的大智慧来。是啊,听惯了喧嚣,自愿追逐宁静的脚步,借以慰平皱折了的心;繁杂的事务之外,总想“偷得浮生半日闲”,以期展一展久蹙了的眉头。确实,有时是很累,但何如学一学独钓寒江渔人呢,切摇响心的风铃,让心灵也打个盹。
躺在绒绒的草地上,聆听着叶间精灵的呢喃,凝望着头上枝杈间斑驳的天空,任几束阳光静泻在慵懒的身体上,让思绪脱去平日紧束的内衣,挣开以往羁绊的锁缰,肆意的在心灵的平原上打着滚:约来陶潜共赴终南“采菊东篱下”;学着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走近杨万里的绿纱窗,“闲看儿童捉柳花”。让久违了的童贞,萌动起荷露的嫩枝,盛放的如静洁的菡萏,出於泥而不染;让原始的肆意,扯下龙钟的表皮,焕起野性的呼唤,肆无忌惮的如澎勃的海浪,一泻千里,心灵会在金色的阳光下沐浴、陶炼。静下来的心境,是那么清爽,那么惬意,那么的令人震憾。往日的你是不是会像蝉一样,蜕却了深重的外衣,飞向了理想的咖啡屋呢?
当然,你也尽可以静卧在如垠的水面上,任微风习习,若守一契,静若处子,让蔚蓝的心亦如舒展的荷,融在水中的蓝天里。凭水中的鱼儿自由的逐啄赤裸的躯体,吮去万千烦恼丝,由此激起的心底的波纹在一圈圈的扩向无边的空际,仅有的一点意识,也只保留在莹如水晶的意元体里了。致虚极、守静笃,宁静方可致远,八荒之中,亿万身,十方世界里的每一个你都会散发着清香与惬意,闪烁出金色与美丽。正应了竹影扫阶尘不起的谒言,当此时,方可悟,庄子梦蝶,六祖的明镜非台了。那敞开了的无际的莲翅,飞向了菩提,飞向了宁静,飞向了无所羁的天空吧。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说何人说”,只是一种心灵无奈的抽泣。其实荡涤心灵,并不需要那种祈天的号鸣。朋友,是旧屋墙脚下一坛的老酒,是愁风苦雨中行进时飘来的一朵伞,是生命长河里不时招手的雪浪花,是让你的歌声达到最佳音响效果的调音师。累了,烦了,与友对饮品茗实在是乐在其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你尽可以约友围炉小憩抑或品茶啖茗,任窗外雪如绒,雨如练,片言只语亦足矣。可以从杜康谈到陆羽,从齐白石说到雷诺阿,从中国的老子聊到迦毗罗王国的释迦牟尼,从苏杭天堂讲到冷森森的丰都城,从广褒无垠的平原谈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生泉”。就这样,让思绪如飘移的云絮,荷载着烦躁的浮尘而去,荡涤出熠熠的灵心。
说来容易,但做起来确实很难,但毕竟你需要的。不曾喧嚣之苦,无识宁静之乐;不经风霜之累,难解爽心之娱。心不静,虽处冰潭亦如暑热之躁,灵不宁,即在桃源也似尘世之嚣。可以清心也,也可以清心,何如摇响心灵的风铃,暂缓劳顿的脚步,依偎在清幽的乐曲中,让心灵打个盹,正如冬的宁寂,孕育夏的淋漓,待风铃响起,天更蓝,月更圆,风更柔,花会更红。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3-22 10:52
摇动心的风铃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3-22 10:53
不曾喧嚣之苦,无识宁静之乐;不经风霜之累,难解爽心之娱。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10-3-22 11:10
摇动心的风铃.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3-22 11:35
摇动心的风铃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3-22 16:14
摇动心的风铃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4-10 11:50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