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历史文化名城~毫州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10-3-17 08:03
标题:
历史文化名城~毫州
纵观亳州,历史文化积淀应该说是丰厚的,这与亳州的地域板块有关。我国最早的农耕文明发生在中原大地主要河流的上游。早期的游牧文明,当然选择“逐水草而居”,黄河中下游地势低洼,极易发生水患,因而,最早的部落在建都时大都选择在黄河上游的高地,所以,扼河洛上游、占地势形胜的长安、洛阳很长时间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人类对水患的认识与治理,黄河中游地区的中原之地,因为千里沃野的“膏腴”,最终成为各部落酋长追逐的美丽之“鹿”。
北接黄河,南襟江淮的亳州,一条大河贯通黄淮,沿涡河数百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平垠丰饶,是农耕文明的最好平台。这样的地理位置,无疑是先民理想的居住之地,自然是文明诞生的摇篮。
有文字记载的半原生态奴隶社会夏朝,经过不太长的战争,就被商所取代。商之所以战胜夏,史家大多认为是夏的最后一个帝王“夏桀”荒淫无道、连年征战江淮,失去民心导致。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被长期忽略了,那就是地理物产的原因。夏桀之所以不断征战江淮,就是因为江淮平原富庶的物产令人觊觎,而商汤就是在这样的丰富物力的支撑下,借民心之力,最终打败了夏桀,建立了“汤朝”。
商汤的发迹之地,史书称之为“亳”,孟子所述“汤都于亳,与葛为临”是也( 汤王是不是在亳州建都,争议颇多,有学者考证,亳有西亳、南亳、景亳等地,盘庚七迁后的建都之地,是在河南安阳,有殷墟发掘为证。笔者以为,既然“七迁”见诸史书,七迁之前,“都于亳”则非一地,现在以“亳”命名者,全国仅有亳州一地,那么,至少可以断定,亳州曾经做过“汤都”,应该没有疑义)。
既然曾为汤都,又处中原腹地,在长期的农耕文明时期,文化符号得以大量产生,文化遗存、历史积淀无疑应该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从历史的角度看,应是无愧的。那么,在37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亳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沉淀下来呢?与名城对应的,又有哪些文化符号值得我们如数家珍呢?这是亳州人应该思索的问题。
仰望亳州历史文化的星空,笔者以为,曾经迎来过三团璀璨的星云,或者说,曾经有过三次文化上的大繁荣、大发展,耸立过三座高峰。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3-17 08:17
学习了解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3-17 14:55
历史文化名城~毫州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3-17 14:58
历史文化名城~毫州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4-10 12:56
谢谢楼主的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