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中国茶道:“怡”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2-12 15:33
标题:
中国茶道:“怡”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中国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历史上王公贵族讲茶道,他们中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
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间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
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瓯,可潜心读《易》,亦可置酒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10-2-12 15:38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
作者:
宋远贺
时间:
2010-2-12 15:55
不讲形式,不拘一格。
作者:
昆仑小草
时间:
2010-2-12 16:19
"怡"者可悦,中国茶道之特色。
作者:
花虫
时间:
2010-2-12 16:23
中国茶道:“怡”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2-12 16:54
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2-12 17:24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2-12 22:59
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